记者观察网山西9月8日电(记者 关俊龙)9月8日上午,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七场,重点介绍全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有关情况。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指示,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工作“第一要件”和加快转型发展的六大支撑之一,创设性提出“三无”“三可”要求,迭代推出营商环境3.0版改革,高规格成立工作专班推动政策落实,常态化部署开展全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督导,加强对各市和省直单位的营商环境考核。
山西省营商环境3.0版改革实施一年多来,各项改革稳步推进,5年规划实施的119项改革任务中已有73项全面铺开并取得积极成效,推出第一批18项创新示范案例,全省营商环境以点带面持续提升,“五大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法治环境日渐完善。山西省政府出台《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改革的实施意见》,“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不断推进,高标准建成全省“互联网+监管”系统,智慧监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重复监管、多头监管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统计等领域相继发布包容免罚清单,公安交管、税务等部门相继推行“首违不罚”,柔性执法在全省不断推开。全省政法机关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着力扫除黑恶势力,推动涉企案件快办快结,企业投资信心大为提振。
二是政务环境更趋便捷。“7×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超市全面覆盖省市两级及30%左右的县(市、区)。全省1276个乡镇(街道)全部成立便民服务中心,115项乡镇(街道)、45项村级(社区)便民服务事项实现“就近办”。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1%,市县平均达83%。医保、社保、公积金等209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3069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一业一证”改革逐步落地见效,首批28个行业实现“一表申请、一证准营”。“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全面深化,编制完成50项高频“一件事”集成服务办理标准。“惠商保”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项目正式启动,全省登记在册且正常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均可享受全方位、综合性、普惠性的保险保障。推出全省涉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发布各类涉企政策1718条,线上直享惠企政策达208项,实现“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的主动式转变。
三是信用环境持续优化。颁布《山西省社会信用条例》,实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23年行动,信用信息归集范围逐步拓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逐步加强,社会信用信息体系不断完善。省纪委监委牵头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政治监督专项检查、治理“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专项行动、“黄牛”“黑中介”等破坏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等,推动解决了一批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省政府党组狠抓优化营商环境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推动各级各部门整改问题1437个,整改完成率达93.13%,健全完善制度723项,狠抓落实成为政府工作的鲜明特色,政府守信践诺已经成为一种自觉。
四是人文环境更加美好。全省建成公办图书馆、文化馆258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361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8万余个,全部实现免费开放。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从15元提高到89元,服务项目扩至27类,推动770种集采药品、100种集采耗材价格下降,平均降幅50%以上,群众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省内两所高校三个学科跻身“双一流”建设行列,本科高校历史性实现设区市全覆盖。在“东方甄选山西行”的流量带动下,我省已成为全国网友心目中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五是要素保障环境逐步健全。持续深化“千名行长结对子”活动,有效降低民营企业担保费率和融资成本,截至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099.58亿元,同比增长30.04%,惠及经营主体43.37万户。出台产业用地支持政策“23条”,强化支持类工业、光伏、物流批发等23个产业项目用地保障,取消部分项目污染物总量及规划环评前置审批,实施“多评合一”,“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成为山西省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能源充足、稳定供应成为山西省突出的比较优势。“不拉闸不限电”是对客商的有力承诺。
下一步,将按照中央主题教育指导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组织开展全省营商环境创优活动,在系统治理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实施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构建起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啄木鸟”工作机制,积小胜为大胜,推动全省营商环境“由表及里”优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