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1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守护山西“母亲河” 让一泓清水入黄河

2022-09-19 17:06:08 来源:记者观察网

记者观察网山西9月19日电(记者 杨文滢)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6月、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期间,先后提出“一定要高度重视汾河的生态环境保护,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要切实保护好、治理好汾河,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的美景,让一泓清水入黄河”等重要指示,为我省进一步加强汾河流域生态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汾河深度治理方面山西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今日,在“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延峰针对上述问题作了详尽回答。

汾河全长716公里,流经山西6市45个县(区),流域面积占到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流域内人口占到全省的39%。由于开发过度、植被破坏、采砂排污等原因,汾河一度出现过“有河无水,有水皆污”的景象。

据介绍,2017年以来,山西先后制定出台《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方案》《关于坚决打赢汾河流域治理攻坚战的决定》,对汾河污染治理发起强力攻坚。

在山西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统筹调度下,全省上下拧成一股绳,各级各部门立下军令状,一个断面一个断面“定方案、明措施、抓落实”,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日以继夜、奋战一线。通过“查、测、溯、治”,我省拉网式排查出入河排污口5847个,全部追溯源头、实施分类整治、补齐治污短板,累计投入180亿元,实施各类水污染治理工程1240余项。

经过强力整治,2019年,汾河入黄断面水质率先退出劣Ⅴ类;2020年6月,汾河流域国考断面全部退出劣Ⅴ类;2021年,又全部提升至Ⅳ类水质以上,三年实现三个跨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对汾河沿岸生态环境的沧桑巨变给予充分肯定。

在汾河水质持续好转的基础上,山西还建立了省市两级水环境纵向生态补偿机制和汾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2021年全省生态转移支付资金达到17.37亿元,初步形成责任共担、污染共治的流域补偿工作局面。

下一步,山西将更加突出汾河流域保护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开展“一泓清水入黄河”汾河流域水质稳定达优良攻坚行动,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提升、汾河支流水生态化治理、汾河干支流生态补水等十大工程,落实四项管理举措、五项保障措施,确保汾河水质逐年向好。到2023年,汾河流域80%以上国考断面年均值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到2024年底,汾河流域21个国考断面年均值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到2025年,汾河流域21个国考断面稳定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切实让我们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

【编辑:】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