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9月20日电(记者 杨文滢)“山西省服务业增加值规模日益壮大,先后于2013年、2015年、2016年、2018年突破五千亿、六千亿、七千亿、八千亿大关。2021年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增加值达到10090亿元,迈上万亿新台阶,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今日,在“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霍喜福这样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服务业质量效益大幅提升,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成为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服务业增速持续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上半年在全国位次前移至第7位,有效支撑全省经济稳定增长。
同时,服务业社会贡献显著增强,对经济各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是培育市场主体的“主力军”。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化推进,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断激发,截至2021年底,服务业市场主体数量达到270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85.6%。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2012年服务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最大行业,2021年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一半以上。是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2012年—2021年,全省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过半,2021年占比达57.2%。是经济新动能的“助推器”。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融合态势加速成形。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电子商务、网络零售、线上订餐、在线医疗、网络货运等新型服务模式不断涌现,成为助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在提质增效方面,山西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把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作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有效应对疫情影响,及时牵头制定促进服务业恢复稳定增长的系列政策措施,2021年、2022年又提出服务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60条、66条,用真金白银的举措加速服务业恢复发展,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去年7月23日全省服务业提质增效推进大会以来,成立服务业八大专班,开展十大行动,各级各部门创新工作举措,分业施策,分类推动。
当前,服务业仍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领域,山西将持续下大力气促进服务业平稳较快增长,全力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