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9月21日电(记者 杨文滢)绿色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山西一直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特别是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提速。今日,在“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工信厅副厅长张占祥就山西工业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采取的举措及下一步规划作了详尽介绍。
十年来,山西聚焦钢铁、有色、焦化、化工、建材、数据中心等高耗能行业,加大节能监察和诊断服务,推广使用节能先进技术和设备,重点实施了一批节能改造项目,打造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能效之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在“十二五”“十三五”分别下降29%和16%,2021年下降9.3%。
在工业资源循环利用方面,针对工业固废“量大率低”的特点,大力推广先进成熟技术,从高端、中端、低端三个层面推进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冶炼渣等大宗固废循环利用。促进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发展,朔州、长治、晋城列入工信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连续组织召开了九届亚洲粉煤灰与脱硫石膏综合利用技术交流大会。目前,山西工业固废年综合利用量1.7亿吨左右,全国排名第三。推动废钢铁、废旧轮胎、废旧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循环利用,15户企业入选工信部再生资源行业规范名单,2021年我省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实现营业收入453亿元。
同时,我省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持续推动工业企业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全省共培育国家级62户绿色工厂,43个绿色设计产品,5个绿色园区,4户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下一步,我省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方位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聚焦工业节能节水、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产业壮大、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制定行动规划与工作方案,做好顶层设计,有序有效抓好任务落实,加大对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的指导力度,全力推动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品供给绿色化,支撑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二是以项目为重点推进改造提质升级。加强工业节能监察,实施工业节能诊断,引导企业开展节能改造,降低重点行业能耗强度和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推进工业固废制新型建材、提取有价组分、井下充填、土壤治理等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提升固废规模化利用水平。推动污水深度处理、废水零排放、高盐废水循环利用等节水项目建设,提高工业用水效率。
三是研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聚焦工业节能节水、资源循环利用领域,重点推广余热余压发电、高效篦式冷却机、粉煤灰提取氧化铝、装配式烧结墙板技术、综合污水再生回用、冷却塔水蒸汽回收装置等先进技术装备,加大高压气态和液态储氢、化学固碳、新型储能等关键技术研发力度,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壮大。
四是强化政策支撑力度。落实国家有关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加强绿色产品政府采购,发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作用,加快新产品市场化应用,引导金融机构扩大绿色信贷投放,强化节能环保、新能源、CCUS等项目的投融资支持,持续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创建活动,发挥朔州、长治、晋城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引领作用,不断促进山西工业经济绿色低碳清洁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