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1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晋”彩向未来丨汾河景区:自然底色 生态长廊

2022-09-29 09:53:58 来源:记者观察网

记者观察网9月29日电(陈琳琳)《山海经》载:“管涔之山,汾水出焉。西流注入河(黄河)”,《水经注》载:“汾水出太原汾阳之北管涔山”。9月27日,“晋彩向未来”暨“向山西出发”全国网络名人山西行活动来到文人墨客的灵感之河、山西的母亲河——大美汾河。

图片8

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全长716公里,流经太原境内188公里,其中城区段43公里。横跨各类桥梁24座,水域平均宽度300米,两岸景观绿地平均宽度150米。总占地面积为20平方公里,其中绿地面积9.5平方公里、水面面积10.5平方公里,总蓄水量3000万立方米,相当于在城市中心设置一座中型水库,这在北方城市都是较为少见的。景区建设形成的绿色生态长廊,对防洪排涝、改善生态环境、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片9

漫步汾河景区,仿佛进入立体中国山水画的通道,几许写意就浸醉了大美河川。可以说汾河景区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久居闹市,一进入景区,便可享受到“山水林河之乐”。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这里,碧波蓝天,水草丰美,锦鳞游泳、鸟集鳞萃,据统计,汾河景区共种植树木花卉等各类品种230余种,其中乔木86个品种23.14万株,灌木53种35.7万株,藤本3.52万株,色块13.63万平方米,草坪、地被植物、水生植物344.98万平方米。鸟类从最初常见的4、5种增加至165种,其中有很多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白尾海雕、大鸨鸟等,也有濒临绝迹的紫背苇鳽以及建国初期在汾河太原城区段从来没有发现过的灰头麦鸡、黄斑苇鳽、花凫、高跷鸻、紫鹭、白骨顶等珍稀鸟类,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祥和画卷。

图片10

现如今汾河流域太原城区段43公里生态修复工作已经全面完成,景区已成为集休闲、旅游、健身、观光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文化景观长廊,为太原市民提供了充足的绿色空间和广阔的休闲场所,市民、游客在景区内时刻都能感受到“山环水抱、岸绿水清、景致协调、点线辉映、文脉延续、人水相亲”的优美环境,进一步提升了太原的吸引力、影响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编辑:】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