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9月30日电(记者 杨文滢)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最重视的一件大事。十年来,山西优化政策扶持,强化技术支撑,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完成了稳粮保供任务。9月29日,在“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进仁围绕我省保障粮食安全采取的措施及下一步工作重点作了详细阐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汇报、专题研究,省委农村工作会每年重点部署,11个市政府向省政府递交粮食安全责任书,粮食生产任务压实到市县、落实到乡村。严格考核推动,制定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粮食安全责任清单,把粮食生产任务纳入市县粮食安全考核内容。省市县联动、各部门协调,分季节、分作物、分时期抓播种、抓管理、抓收获,力保粮食丰收。全省粮食面积稳定在4700万亩以上,2021年总产达284.2亿斤,比2012年增加22.4亿斤,增长8.6%。据初步调度,截至9月28日,全省秋粮收获750万亩,接近20%,面积、单产、总产有望再创新高。
在强化产能方面,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山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117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39万亩,支撑粮食产能60%以上。全面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794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6%以上。坚持农机农艺融合,开展“机田证”一体化试点示范,全省农机总动力1654万千瓦,比2012年增长88.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3.9%,提高13.9%。
在技术支撑方面,落实藏粮于技战略。省市县发布现代农业主推技术5000多项次,培训高素质农民79.8万人。山西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签署框架协议推进有机旱作农业,集成有机旱作技术模式80余项、发布省级地方标准98项。创新开展“三队”包联服务,包市包县包主体,到村到户到田头,切实解决农民生产中急难愁盼问题。科学开展防灾减灾,年均发布预警信息和防范措施200余条,重大病虫害得到精准有效防控。去年“双减双抢”战胜罕见秋雨秋汛,实现秋粮应收尽收,小麦应种尽种。
同时,强化托管服务。制定《山西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条例》,规范、引导农业生产托管,全省托管面积近3000万亩,推动粮食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架起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桥梁。19个杂粮产业化联合体带动12万农户,户均增收4500元。
此外,强化政策扶持。累计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资金400余亿元,调动农户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全面实施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政策性保险,在11个县创新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入保险试点,保障农户种粮收益。落实产业政策,投入资金280余亿元,实施绿色高质高效、社会化服务、有机旱作农业等项目,提升粮食生产水平。
下一步,山西将重点抓好四件事: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坡耕地宜机化改造;深入推进有机旱作农业;加大“一喷三防”“一喷多促”等关键环节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推广,提高生产智能化、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