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1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全面落实“二十条”措施,山西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举措

2022-11-18 17:55:54 来源:记者观察网

记者观察网山西11月18日电(记者 杨文滢)国家发布“二十条”措施后,山西省疫情防控措施进行了哪些优化调整?今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处处长石秀萍针对这一问题作了详细介绍。

山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既定的防控策略和方针,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和国家“二十条”措施,主要对以下防控措施进行了优化调整:

一、优化风险人员管控措施

1.对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实施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措施,期间赋红码管理,不得外出,在居家隔离的第1、3、5、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2.对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实施3天健康监测,除“落地检”外,分别间隔24小时再开展2次核酸检测(3天3检)。未落实的赋黄码管理,补齐核酸检测频次后再予转码。

3.对密切接触者及入境人员,实施“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措施,隔离期间赋红码管理、不得外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4.对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人员,实施5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赋黄码管理,第1、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的,不前往人员密集公共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二、强化措施调整后风险防范

1.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对密接的判定与管理要更加快速、准确,确保不漏一人。

2.不再划定中风险区,将风险区划定调整为“高、低”两类,对高风险区的划定要更加科学、精准,在疫情传播风险不明确或存在广泛社区传播的情况下,要适度扩大高风险区划定范围,确保管控风险,第一时间采取管控措施,防范风险人员外溢。

3.在优化风险人员管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细化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等措施的管控要求,同时明确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实施集中隔离。

三、落实常态化重点防控措施

1.加强跨省流动人员落地检,各地交通场站、公路卡口疫情防控检查站点,高速公路服务区要继续设置核酸采样点,优化细化工作流程,对所有入晋返晋人员严格执行“第一落点”核酸检测,对高、低风险区人员落实分类管控。

2.加强流动人员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旅客需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等交通工具。交通运输单位要根据客流及时增开进站和安检通道,落实测温、扫码和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防控措施。

3.加强公共场所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各地要在为群众提供免费、自愿、方便的核酸检测服务的基础上,对进入公共场所的人员查验3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4.加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加快提高疫苗全程和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提高老年人群接种覆盖率。鼓励群众要及时主动接种疫苗,及时进行加强免疫,进一步筑牢人群免疫屏障。

5.加强个人防护,每一个公民要牢固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养成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少聚集等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个人防护能力。

【编辑:】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