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12月13日电(记者 杨文滢)能源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进入11月以来,疫情多点散发、多链传播,山西部分能源企业出现了停产停工情况。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有力保障了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省能源局于12月9日下发了《关于加快全省能源企业复工复产有关事项的通知》,精准、细化能源企业复工复产各项措施。
12月13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能源局副局长苗还利就我省如何加快推进能源企业复工复产及目前进展情况作了详细阐述。
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煤炭企业分类施策,对因疫情导致停产停工的煤矿,减少验收环节和程序,由企业自行验收,政府有关部门不再组织,做到应复尽复。对于因事故停产停建的煤矿,仍要按照《山西省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整顿恢复机制实施办法》,由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确保安全生产。此外,11月下旬,在公安、交通、卫健、应急等相关厅局大力支持下,组成了5个督导组,就能源保供中出现的铁路运力不足、公路交通过度管控、职工不能正常到岗、疫情防控层层加码等问题,赴各市、各能源集团开展专项督导,有效缓解了疫情对能源保供造成的影响。
煤电企业方面,目前没有因疫情停产的发电企业,但存在部分企业电煤运输受阻,库存下降的情况。发电企业的重点工作是密切监测电煤库存,多方协调帮助煤电企业解决运输困难,增加电煤供应量,提高库存。同时,督促企业做好设备运维,确保机组稳发稳供。电网企业的重点工作是强化输变电设施维护管理,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确保电既能发得出、还能送出去,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稳定、可靠。
煤层气企业方面,因大部分为野外作业,受疫情影响较小,重点是推动煤层气高产稳产,有效释放现有生产抽采井的产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开足马力生产,确保天然气平稳供应。
新能源企业方面,已建成投产的光伏、风电、抽水蓄能等项目运行管理自动化程度较高,基本没有受到疫情影响。但在建的部分项目因疫情影响导致停工。为加快复工复建,按照“一项目一方案”,加强人员管理、确保有序进场,同时强化施工组织,优化施工流程,加快项目建设。
通过以上措施,我省能源企业复工复产节奏明显加快。从调度数据看,受本轮疫情影响,全省停产停工能源企业最高时达到67个,截至12月8日,减少到12个。下一步,我省将加强工作调度,强化入企服务,统筹做好能源企业复工复产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