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8月16日电(王亚晶) 8月16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专场发布会。会议强调,山西将持续深化文旅康养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全省文旅康养产业全省域、全链条、全要素高质量发展,打响“华夏古文明 山西好风光”“康养山西 夏养山西”品牌。
今年上半年,山西省文旅康养市场消费供需两旺,66个重点监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853.24万人,同比增长179.43%,累计经营收入21.19亿元,同比增长294.45%。特别是省外游客数量大幅提升,占比41.38%,粤、浙、苏等远程客源总量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据山西省文旅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陈少卿介绍,山西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做法主要有:
一、强化政策引领,加强产业支撑。各级、各有关部门把文旅康养放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统筹谋划,深入落实市场主体倍增工程部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倒逼行业提质升级,做大做强文旅康养产业。
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实施《激励文旅康养市场主体倍增的若干措施》《关于推动文旅康养市场主体发展的实施方案》《文旅康养领域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2023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措施,建立了工作体系和抓落实推进机制;加强产业引导。山西省文旅厅建立横向对接省直相关部门,纵向对接各市、县文旅局和文旅康养企业的协同联动机制;加大金融支撑。深化政银企合作,山西省文旅厅联合相关部门出台《激励文旅康养市场主体倍增的若干措施》,聚焦发展优势和产业短板弱项,制定5大类12项覆盖全省重磅激励措施。
二、聚焦主体提升,促进集聚发展。积极发挥文旅康养资源大省比较优势,持续深化文旅康养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开发文旅康养资源,打造龙头景区和精品线路,创新文旅康养产品,完善文旅康养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多样化、高品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文旅康养产品体系。
布局建设文旅康养示范区。聚焦涵养星级饭店、精品民宿、餐饮娱乐、文化创意、康养休闲等文旅康养业态和市场主体,在全省布局50个文旅康养示范区创建单位,已评选出第一批9家示范区,下达创建奖励资金9500万元;扎实打造文旅康养集聚区。确定10个县(市、区)打造文旅康养高质量发展集聚区,以山西省旅游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名义印发实施《2023年文旅康养集聚区打造实施方案》,建立推进机制,按月进行调度,推动集聚区夯实平台载体建设,优化要素市场环境,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加大软件服务支撑,强化政策支持保障,发挥集聚区在增强文化特色、活跃市场主体、提升核心竞争力、集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效应;推动龙头景区产业业态集聚。实施“9+13”梯次打造培育计划和A级旅游景区倍增计划,制定25项任务清单和52项项目清单,组织22家龙头景区对标国内成熟的头部景区制定提升方案,全力协调推进。
三、拓展消费场景,顺应市场需求。文旅康养产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业兴而百业旺,是消费的新蓝海、增长的新动力。山西省文旅厅积极落实国家和全省促消费举措,大力拓展消费场景,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持续做好A级旅游景区门票优惠活动。落实2022年度景区门票优惠补助资金1173万元。组织开展2023年度景区门票优惠活动,首批补助资金4921万元已全部下达,有力推动了全省景区复工复产和服务业复苏;精心举办促消费活动。举办山西非遗购物节,开展“春暖花开 我要旅游”山西省文化和旅游消费周活动。与山西省商务厅等1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晋情消费·全晋乐购”2023消费提振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加快推动消费回暖升级;搭建促消费集聚载体。推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钟楼步行街、运城市盐湖区岚山根·运城印象步行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扩大国际国内品牌影响力。统筹协调省市宣传资源,搭建互用、共享、统一的文旅宣传平台。组织开展“欢乐中国年 地道山西味”等系列推介活动。成功举办山西省第九次旅发大会,组织举办2023数字文旅品牌创新大会,推动文旅业加快复苏和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东方甄选山西专场直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下一步,山西省文旅厅将按照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的工作部署,立足加快构建体现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在文旅康养资源开发、龙头景区建设、产品线路打造、服务设施建设、服务质量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推介创新、标准化应用等方面靶向攻坚,努力将文旅康养产业打造成为全省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