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7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澄泥塑就绛州砚

2024-06-05 11:04:39 来源:记者观察网作者:关俊龙

1

在中国的四大名砚(澄泥砚、洮砚、端砚、歙砚)中,澄泥砚尤为引人瞩目——其他三砚均为石砚,独澄泥砚为陶砚,故有“三石一陶”之说。

澄泥砚以山西绛州澄泥砚为主要代表。2008年,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独特的材质和精湛的工艺使绛州澄泥砚历经岁月洗礼,依然散发着沉静的光泽,被誉为“文房中的璀璨明珠”。

鼎鼎澄泥砚 代代佳话传

绛州澄泥砚源于秦汉,盛兴于唐宋。自中唐起,历代皆为贡品。

山西省新绛县,古称“绛州”,出产于这里的澄泥砚被称为绛州澄泥砚。盛唐时期,绛州处于重要地理位置,是去都城长安(今西安)的重要水旱码头,各路官宦商贾、文人墨客、能工巧匠云集绛州,促进了绛州经济文化的发展。绛州先民继承秦砖汉瓦的澄泥工艺,改进陶砚的制作技法,使澄泥砚的生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峰。

澄泥砚取之于水,而成之于火。制作需选用汾河中沉渍的细泥,反复澄洗过滤,阴干后再经雕刻打磨、炉火烧制,制成后的澄泥砚质地莹润,叩之,有金石之声,呵气生津,触手生晕,发墨而不损毫,滋润胜水;以此砚盛墨,经旬不涸、盛夏不腐、历寒不冰,独具温砚特色,备受历代文人墨客喜爱。

宋朝苏轼曾有诗句“举世争称邺瓦坚,一枚不换百金颁”赞美澄泥砚,其中邺瓦便指澄泥砚。三国时曹操曾在邺城建了一座铜雀台,其瓦片便是以澄泥烧制的,铜雀台颓败之后,后世文人钟情于用铜雀台瓦来做砚台,取名“邺瓦砚”,非常名贵。

传说北宋时期有一位名人何书铭,他与黄庭坚有隙,但又十分欣赏黄庭坚的书法。唐宋时盛行墓志铭,何书铭早就写好了自己的墓志铭文,却一直碍于面子未请黄庭坚为其撰书。直到病危离世之际,他才嘱咐儿子把珍藏多年的一块铜雀台瓦送给黄庭坚以圆其心愿。黄庭坚看到铜雀台瓦后,问明其来意,前嫌尽释,欣然为何书铭写了墓志铭。后来黄庭坚把此瓦制成砚台,并做了一首诗镌刻于砚背:“邺城宫殿已荒凉,依旧山川半夕阳。古瓦凿成今日砚,待教人世写兴亡。”因一片澄泥瓦化干戈为玉帛,成就了一段佳话。

孜孜事传承,步步上巅峰

绛州澄泥砚的初始产地——运城市新绛县光村,是携带五千年文明密码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由于历史原因,绛州澄泥砚的制作工艺于明末清初失传。直到20世纪80年代,新绛县蔺永茂、蔺涛父子搜集、整理澄泥砚相关资料,潜心研究,不断实验,通过不懈努力,终于还原出绛州澄泥砚的传统制作技艺,让绛州澄泥砚的制作在中断300多年后“淬火新生”。

制作澄泥砚从选泥开始,泥料来自汾河两岸,但并不是所有的泥都能制作澄泥砚,要经过严格的采选,泥采回来之后,还要进行细致的澄清、过滤,之后沉淀、制坯、烘干、雕刻、烧成、细腊、刨光,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澄泥砚的制作周期长达一年左右,仅澄滤就需十五遍,陈腐需六个月,恒温脱水需三个半月以上。

制作澄泥砚的核心技术是烧制。砚台在烧制过程中会产生窑变,同一批泥砚,出窑后色泽与纹路千姿百态,无一相同。有的砚台在烧制过程中,会有自然形成的花纹,独一无二,非常漂亮,但更多的是残次品。

20世纪80年代刚开始烧制澄泥砚时,其成品率很低,只有4%左右。经过20多年的不断探索,目前成品率已提高到30%左右,但精品率仍不到8%。珍稀品更是凤毛麟角,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

成品率提高的同时,蔺家父子充分利用泥的可塑性,不仅在造型和纹样的设计上进行了更多的创造,在色泽上也表现出独特的窑变效果。如今澄泥砚已发展出近百种造型,绛州澄泥砚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时代特色更加鲜明。

在传承中,绛州澄泥砚也登上了更大的舞台。2010年,绛州澄泥砚走进了上海世博会。当时,世博局定制了1300块以“东方之冠”为主题的澄泥砚,明确要求低碳、环保。为此,蔺家父子特意制作出了绿色新品。

9

近年来,绛州澄泥砚与时俱进,不断走进大众视野。

2023年4月15日晚,在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之际,展现新时代山西魅力的“山西之夜”大型活动首秀于珠江之畔。绛州澄泥砚在广州市地标建筑“小蛮腰”——广州塔会场亮相,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客商驻足观看。

2023年6月27日至29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四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论坛开幕的前一天晚上,以“品鉴山西、拥抱世界”为主题的“山西之夜”活动首次亮相该论坛,向世界发出“山西声音”。其中,绛州澄泥砚“仿古”“文创”“一县一砚”“红色”4个系列40方砚台被展示,吸引了上千人参观。

2023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开幕当天,“山西之夜”活动在上海复星艺术中心举办,绛州澄泥砚再次出现在活动现场。海内外游客凝神细观,爱不释手,纷纷打卡留念。墨西哥驻沪领事及夫人兴趣盎然,并收藏了其中的“节节高升砚”。

一捧汾河土,千年澄泥砚。为重新恢复绛州澄泥砚的传统技艺,蔺氏父子坚守四十多年,让绛州澄泥砚再次焕发新生,真正诠释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今天,绛州澄泥砚三代传承人坚守初心,致力于传承澄泥砚技艺,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澄泥砚将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为世界展示中国砚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文刊登于《记者观察》2024.05(上) 第13期,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范蓉】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