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8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品读明清大师 汲取强大力量

——“真山正源——傅山书法艺术展”述评

2024-07-05 16:52:13 来源:记者观察网

 刘维东 摄影 关俊龙

4月29日,伴随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开展,配套的专题学术特展“真山正源——傅山书法艺术展”也隆重举行,山西青铜博物馆里人头攒动,观众们兴致勃勃地观赏着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不时发出感慨与惊叹。此次展览活动共展出作品70余件(组),不仅作品数量多,而且充分拓展了作者与作品的历史维度,同时还举办了高端学术论坛,为观众重新认识明清大师、认识傅山、认识山西书法艺术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微信图片_20240705165155

傅山五体兼擅,尤其是他以狂飙突进的书风在行草书史上雄踞独特地位,其“四宁四毋”为代表的书法理论更是振聋发聩。由于傅山在世时其书法声名就隆盛有加,很多人痴迷到片纸必藏,因此傅山各种风格的书法遗存都得到后世的妥善保存,其中以山西博物院、太原市博物馆的收藏最为丰富。

时代风尚下的浪漫书风

明嘉靖之后,禅宗思想盛行,社会人文、文学艺术均呈现出个性解放、反叛传统的思潮,徐渭成为明代浪漫主义书风开宗立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因此,展厅第一部分“晚明书风,溯古求源”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徐渭的作品。其书风面貌粗头乱服、狂放不羁,具有“密而散、古而媚”的特点。徐渭之后,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被后人奉为“晚明五家”,最能代表明末清初的书风。在明末清初风格鲜明的书家阵营中:张瑞图强调侧锋翻折,突显横向取势,打破了草书圆转笔法、纵向取势的惯例,行距宽博,笔势刚健;倪元璐的草书亦呈现出字距紧密、行距宽博的特点,结体奇险,笔法多变;王铎属于大写意风格,根柢出入“二王”、米芾,喜用涨墨,作品气势连绵不断,整幅元气淋漓、浑厚华滋,对傅山影响最大;傅山的几件临作纵横捭阖、开张驰骋,虽有王铎的身影,但比较之下已经更加注重连绵缠绕,圆转而率意。

傅山受时代风尚影响,且能够融合古今,因而在中年时期就迅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面貌,多种书体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傅山在“晚明五家”中最后离世,他的书风为之后三百余年的书坛提供了新的审美维度。

展览的第二部分“真山浩气,人奇字古”就大量展示了傅山不同时期的精品力作。其中有两件作品最引人注意:一件是草书《宿东海倒座崖诗》,是傅山南下寻找南明政权未果,在连云港云台山创作的五言诗,诗中写道“佛事要血性,此近田横岛。不生不死间,如何为怀抱?”他借用“田横五百士”的典故来抒发自己愤懑惆怅的心情,该作可视作傅山理想走向破灭的直接见证;另一件是《哭子诗》行书册页,傅山78岁时,一直陪伴他的儿子傅眉因病去世,他痛彻心肝,提笔写下组诗悼念爱子,看到涂改狼藉的手稿,我们仿佛看到了泪眼模糊的傅山,感受到了他孤独悲怆的心境。

此外,《因人私记》是傅山记录早年作为谈判代表与一众学子赴京营救老师袁继咸过程的珍贵手稿史料,《草书千字文》册页是傅山较为完整的、系统的草书作品,《淮南子》《荀子》评注手稿则是傅山倾心诸子学术的最好见证。

微信图片_20240705165201

亲友往还中更显真山风采

第三部分“文心共鸣,耿介高标”展示的主要是受傅山影响、聚拢形成北方学术重镇的学人作品。十七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山西围绕傅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学术圈,它对清初学术风气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学者大都不是山西人,其中有江苏昆山的顾炎武、浙江秀水的朱彝尊、陕西富平的李因笃、江苏山阳的阎若璩等,山西与之呼应的有祁县的戴廷栻、永济的吴雯、汾阳的胡庭(傅山门生),他们都是明朝的遗民代表,在音韵学、金石学和考据学等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朝官员中,山西籍毕振姬、魏象枢、陈廷敬,浙江籍陈奕禧等,都与傅山形成一定的学术交往或精神认同关系,因此,这些人士的书法作品在展览中亦多有呈现。他们大都不以书法名世,但其深厚的学养、典雅蕴藉的精神无不跃然纸上、感人至深。尤其是毕振姬、魏象枢、陈廷敬作为在朝高官,勇于与傅山交往或对傅山这位明朝遗民足够敬重与首肯,说明了傅山的影响确实深入人心,这些都成为清代文化史上的特殊现象和可贵佳话。这批展品中还有傅山父子与戴廷栻交往的八封书信。戴廷栻是傅山的同窗挚友,这组信件与其他几件展品(如《贺枫仲得孙》)都是研究傅戴二人交往的宝贵资料。《百泉帖》是此展中唯一的刻帖,内容是傅山前往河南拜访孙奇逢途中所作的关于先秦诸子的读书笔记。

第四部分“三世造奥,文脉相承”则反映的是傅山的儿子傅眉、侄子傅仁、孙子傅莲苏三人的书画面貌。他们都擅长书法,且长期跟随傅山活动,经历了很多艰难坎坷,子侄二人才华出众,在精神层面也是傅山最贴心的知己。傅莲苏承继家学,为整理傅山的著作、生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三人既是傅山生命世界得以延续的重要支撑,也是守护和拱卫傅山学术影响的重要力量。

作为明清文化高峰的傅山,集思想家、书画家和医学家于一身,成为公认的明清之际百科全书式的大学问家。他学识渊博,涉猎领域广泛,在哲学、宗教、文学、医学、艺术等方面都有精深造诣,故有“奇才绝世,时称学海”之誉;他的诗文书画“自成一家之言,令人魂惊魄动”,被称作“来历奇、行事奇、诗文书画奇”的“文化奇人”;他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总结研究多有创见,具有近代思想启蒙意义,且一生匡正时弊、革故鼎新,被尊为“儒林师表”。

专家助力深度解读傅山

此次傅山学术展的研讨会主题为“傅山书法艺术的深度解读与当代反思:历史、美学与价值”,采用访谈对话的方式进行,受访专家为南京艺术学院徐利明、浙江大学白谦慎、山东艺术学院吕金光、山西大学姚国瑾四位教授,200余名书家、师生参加了研讨会。专家们就傅山在清代学术史上的贡献和地位、在子学方面的研究与主张、书法的价值观、书法师承与对古代书法经典的研习与转化、傅山草书的艺术魅力和优劣得失以及如何学习取法等等进行了讨论。

通过讨论,与会者更加明确了傅山的文化地位和巨大影响。笔者在主持研讨时总结到,傅山至少有三个“伟大”在长期激励着我们:一是其伟大人格,二是其伟大思想,三是其伟大实践。傅山的伟大人格,反映在他一生坚持的斗争精神上,他要为老师袁继咸遭受诬陷而斗争、要为反清复明而斗争、为民生民主而斗争;傅山的伟大思想,体现在他反对宋明理学,反对空谈,倡导诸子研究,主张经世致用,承载了当时进步的时代精神;傅山的伟大实践,表现在他既有勇猛决绝的行动力,更有尽精微致广大的创造力,他勇于为追求正义光明而牺牲、为解除民生疾苦而奔走、为反对低俗平庸而书写,创造性地开创了时代学术新风,其中就包括其书法贡献。傅山已经成为历史惠泽后人、精深博大的文化资源,他充满正能量的人格魅力、民本思想、学术创造都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今天我们要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思想的引领、文化的滋养,需要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我们今天研究傅山、学习傅山,就是要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文化使命。此次傅山书法艺术展所陈列的作品以及专刊所呈现的内容,都是对傅山书法艺术、生活世界以及由此形成的山西独特文化资源的丰富呈现。我们既希望更多人走进傅山的世界,感受他的人格魅力与学术精神,更希望人们加入到守正创新的时代洪流中,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新的篇章!


本文刊登于《记者观察》2024.06(上) 16期,总第636期,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范蓉】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