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贯穿全过程,推动教育数字化,实现教育强国建设,构建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结合这一讲话精神,如何通过教育数字化和智慧技术将课程思政与高校英语教学深度融合,适应新时代高校英语课程教学新生态,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基于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与 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探讨构建高校英语课程的智慧课堂生态教学模式,旨在将智慧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全程,将思政教育与英语课程有机融合,助力学生提升语言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养成终身学习理念,促进全方位个人成长,同时推动外语课程中的教学与思政建设双向提升,为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创新贡献力量。
教育数字化已成为推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强大引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课堂带来了个性化学习、跨文化交流和即时反馈等功能,极大地提升了教学互动性和效率,也为课程思政的深入渗透开辟了全新路径。然而,改革的核心不仅在于技术赋能,更在于通过思政教育铸魂。高校英语课程作为学生接触世界的重要窗口,肩负着培养外语能力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双重责任。
智慧课堂平台为教师融入思政教育提供了便利。教师可借助这一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英语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多元文化的同时,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培养全球视野与社会责任感,实现技术赋能与思政铸魂的双重目标,真正做到语言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高校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难以满足新时代学生对个性化学习和跨文化交流的需求。智慧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智慧课堂平台的引入,打破了时空限制,提供了灵活的互动学习体验和全新的教学生态。
同时,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新时代教学生态环境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英语教学,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人才,成为新的教学挑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融合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个性化、智能化和思政教育的全面渗透,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文化认同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三、构建高校英语课程智慧课堂生态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为应对这一新生态,高校英语课程必须基于科学的理论框架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学生的发展不仅受到个人因素影响,还受到家庭、学校、社区、社会政策等多层次环境的共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这意味着教育要综合考虑学生所处的多维度环境,促进其全面发展。
智慧课堂为高校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构建这一融合路径时,需充分借助OBE理念和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结合智慧教学平台的功能,打造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模式,以实现教育目标和思政教育的统一。
结合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智慧课堂中的教学设计应涵盖多维度的互动与整合。该理论将个体的发展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观系统、宏观系统和时间观系统五个层次,每一层都对教学模式的构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1. 微观系统层面(课堂与学生):在课堂内,教师通过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确保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思政教育相契合。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全球和社会热点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这些讨论不仅是语言练习的载体,还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启发学生从思政教育的角度审视这些问题,深化他们的理解和认同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责任感。
2. 中观系统层面(第二课堂与社团活动):在课堂外的学习和社会实践中,智慧平台为教师提供了管理学生课外学习和实践的功能。通过平台,学生可以在英语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参与学校内的多元学习活动,并与社会实践结合。这一层次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运用语言技能,增强对社会的理解和责任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智慧平台对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活动进行监测和指导,确保学生在语言学习和社会责任培养方面的目标得以实现。
3. 外观系统层面(校企合作与社会资源):教学不仅限于课堂与学校的范围,还需要通过大学管理、媒体资源、以及社会的多方合作来实现外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智慧课堂通过数据资源的整合,可以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习资源,带领他们分析世界对中国的认知,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这种在更广泛社会环境下的学习与思政教育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角色的认识,并培养他们在全球视野中坚持中国立场的能力。
4. 宏观系统层面(国家政策与文化价值体系):在宏观层面,智慧课堂的建设必须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文化政策紧密契合。智慧平台通过整合全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文化的视角。通过分析和讨论这些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互动关系,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培养他们在全球化背景下自觉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感。
5. 时间观系统层面(学生学习与成长的时间维度):教育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生的思政教育与外语能力的培养需要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深化。在时间观层面,教师通过智慧平台追踪学生学习的进展,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评估标准,确保他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稳步发展,最终实现课程目标。教师还可以利用智慧平台提供的长时间数据反馈,帮助学生在长期学习中保持目标一致性。
智慧平台通过其个性化学习支持和持续反馈机制,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手段来实现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在这一教学路径中,教师可以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和反馈功能,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路径,确保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进度中都能够兼顾语言技能的提升与价值观的塑造。
1. 个性化学习路径:智慧平台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兴趣,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资料与任务。这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可以针对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的需求,帮助他们在语言学习中进一步理解和认同中国文化与价值观。通过平台提供的动态调整功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的学习目标得以实现。
2. 持续评估与反馈:智慧平台的实时反馈功能,帮助学生了解他们在课程中的表现,并根据反馈改进学习方式。这种持续的评估不仅限于语言技能的掌握,还包括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的进展。教师通过平台提供的评估数据,能够更清晰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调整。这种实时、个性化的反馈机制确保了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同时也帮助学生在多维度的学习中不断提升。
五、结语
在数智时代背景下,智慧赋能,思政铸魂,已成为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方向。基于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与OBE理念,智慧课堂为教师提供了融合语言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创新途径。高校英语教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更能够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构建文化认同,增强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以智慧技术为支撑的高校英语课程生态教学模式,将为新时代外语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保障,积极回应教育强国建设的号召,坚定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基金项目: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陕西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探究”(项目编号:SGH22Y188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