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1月16日电(记者 杨文滢)若想深入了解一座城市,博物馆无疑是最佳的起点,它宛如一部立体史书,镌刻着城市的兴衰变迁。太谷,作为晋商文化的摇篮之一,其上官巷的锡器博物馆便是探寻这座城市“根脉”的绝佳之地。
踏入馆内,琳琅满目的锡器映入眼帘,以清末至民国时期的传世珍品为主,品类繁多且工艺精湛,众多珍稀佳作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锡,在中国古代被誉为“五金”之一,质地柔软,光亮莹白。我国的锡器生产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到了明代,受到紫砂和瓷器制作工艺的启发,不仅在实用性上得到提升,而且在观赏性方面也显著增强。仿紫砂和仿瓷器的锡器因此应运而生,形成了以把玩为目的的文人锡器。民用锡器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是一种珍品雅玩,展现出了锡器在审美和文化价值上的升华。
值得一提的是,太谷锡器博物馆在展品的选择上可谓下足了功夫。从古代的祭祀锡器到的实用锡器,从传统的工艺锡器到创新的设计锡器,各种类型和风格的锡器都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馆内三层12个展区陈列锡器七千余件,太谷锡器博物馆也成为我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集锡器展示、交流、制作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此外,馆内还特设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工作坊,让游客们亲身体验锡器制作的乐趣。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可以在这里参与到锡器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古老技艺的魅力,并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锡器作品。
“来到这里,游客们不仅可以了解锡器的发展历程,还能感受到锡器在近代生活中的独特魅力。去年10月份开展研学活动以来,锡器博物馆诚邀17所院校,近2000名学生参观学习,反响良好。今后,我们还计划去南方城市拓展,参加全国大型的巡展,进一步推广锡器文化,弘扬太谷世代传承的晋商精神。”山西省康养集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伯群表示。
锡器博物馆于2024年5月开馆对外营业,为广大锡艺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交流平台。在锡器博物馆,可以领略到锡器工匠人的独具匠心,还能体验到现代文化与传统工艺的完美结合。春假假期临近,带上家人,相邀好友,共同来开启这场千年锡艺文化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