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3月18日电(记者 明文 通讯员 牛东方 姚丹)节支降耗控成本,降本增效有妙招。一直以来,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长平公司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安排部署,以“过紧日子”的紧迫感,持续深挖经营管理潜能,下足成本管控深功,真正做到止住“出血点”,增加“效益源”,让企业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近日,记者在长平公司基建后勤部获悉,在即将结束的冬季供暖成本结算中,长平公司坚持源头管控和过程管控并行,使供暖费用较以往节约了四百余万元,是长平公司践行十五字30条经营管理措施,压缩非生产成本的一项重要成果。
据了解,“跑冒滴漏”现象是供暖管路管理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听之任之会造成热量流失,无形中增加供暖成本。长平公司牢牢抓住供暖前试送水工作这一关键点,将水注入管道后,安排专人深入地沟排查全管路的运行情况,对排查出的管路破损、滴漏现象,按照管路“带病”的不同程度,给予合适的修补和完善,确保供暖期管路运行正常。同时,加强与暖气使用单位的沟通、联系,对于上报的各类管路问题,有序安排工作人员入户维修,全链条守住供暖管路“跑冒滴漏”关。供暖开始后,依旧严格监测每日供暖内网的补水量,发现水量增加,马上排查维修,堵住出水口,减少热量损耗。
“因气温回升,现将供暖锅炉压力下调0.01Mpa。”这样的场景在长平公司整个供暖周期内出现过许多次。在供暖期间,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根据气温波动,实时调整供暖锅炉压力也是长平公司节约供暖成本的一个有力举措。据悉,为满足供暖需求,需将供暖锅炉压力常态化设置在0.3Mpa,但在整个供暖周期,长平公司安排专人关注温度变化,遇到气候温度回升的情况,及时将锅炉压力动态下调。而锅炉压力每下降0.01Mpa,可节约天然气用气量约100立方米,这项举措有效控制了供暖成本。“锅炉负荷降了,天然气用量减了,职工也不用大冬天穿短袖还嫌热了,节约成本的同时,不影响职工温暖过冬。”该公司基建后勤部党支部书记申瑞龙说。
在满足生产、生活供暖需求的同时,长平公司还科学计算每台锅炉天然气使用量,划定合理误差范围,确定锅炉在供暖初期、中期、末期每日天然气使用总量,通过每日监测、反馈、调整,严格控制每日天然气使用上限,从源头节约供暖成本。这一举措效果显著,该公司在供暖前期和中期每日节约的天然气使用量同比降低10%,在供暖末期每日节约的天然气使用量同比降低25%。值得一提的是,长平公司此次改进了供暖方式,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以关爱井下职工为出发点,就井口供暖标准,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职工反馈建议,将供暖井口标准温度由不结冰的0摄氏度上调至体感舒适的5摄氏度,而在无人坐班值守的工业场所,则本着“设备不上冻,供暖能省则省”的原则,提前关闭供暖阀门,避免了供暖资源的浪费。在供暖成本管控中,长平公司多措并举,精准施策,通过精细管理切实“抠”出了真金白银,为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提供了后勤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