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4月28日电(记者 周世俊)东风浩荡,春意阑珊。4月25日下午,在大同市图书馆一楼报告厅,群贤毕至,高朋满座,大同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二届二次会员大会暨首届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如期举办。大同市古城民俗馆馆长赵佃玺先生,以及社会各界、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商界精英、企业领军人、新闻工作者和促进会的理事成员与全体会员280多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整个会场座无虚席,“赓续文明薪火,凝聚文化力量,谱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新篇章”的大会主题鼓舞人心,在热烈祥和、振奋精神的气氛中,大会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
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主任科员张彤飞发表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大同市传统促进会自成立以来,在挖掘、研究、普及、交流、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同地方特色文化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他希望市文促会要坚定文化自信,勇于担当使命,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合作交流,形成发展合力,将大同丰富的文化遗产、深厚的文化底蕴、宝贵的文化财富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为大同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和推进大同市能源之城、算力之城和文化之城建设而努力奋斗。
新任会长尚美慧围绕市文促会未来发展远景规划向大会作了报告。报告分别从发展定位、发展理念、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工作措施、基本保障等八个方面对未来十年的发展做了描绘和展望。其中,主要任务包括传统文化研究、国学经典研修、国学智慧赋能、优良家风传承、发扬国艺国术、培育和谐身心、推进文化双创、出版研究成果等内容,主要工作措施有组织文化论坛、开展课程研修、搞好师资培训、推动“五进”活动、探索研学新路、开展咨询服务、组织竞赛活动、开展礼仪培训等。最后,她表示:“市文促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已经明确,任务已经下达,号角再次吹响,目标在前方,道路在脚下,梦想在心中,使命在肩上,非常感谢大家的高度信任和支持,我将竭尽忠诚,率先垂范,带领全体同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坚决完成二届文促会的既定目标和历史使命,向全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执行会长周国新、副会长吕利锋分别宣读了《关于聘请荣誉主席、名誉主席、名誉会长、专家顾问及增补二届理事会成员的决议》《关于成立会长单位、专委会的决议》和《关于专委会审批流程与管理规定》等文件。
尚美慧向高印先生、邵奎先生分别颁发了市文促会荣誉主席聘书,向赵佃玺先生颁发了市文促会名誉主席聘书;台上的领导、嘉宾分别向刘忠利等5位同志颁发了名誉会长聘书,向卫言兵等23位同志颁发专家顾问聘书,向王志兴等9位同志颁发了理事证书;同时,还向山西立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同市华清池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大同市河南商会等颁发市文促会会长单位牌匾,向市文促会乡村振兴专委会等13家单位颁发了牌匾。
王临河先生代表专家顾问做了发言,他认为传统文化有不同的分类,如显形的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海洋文化和森林文化;就内涵而言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习俗文化和思想文化,其中儒家的思想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灵魂,最根本、最持久、最具影响力,其核心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他还向专家顾问们发出几点倡议,备好文化金刚钻,用好大同这个大名片,展现北魏明堂新亮点,共同助力大同市传统文化促进会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会议进入第二部分,参加首届优秀传统文化成果交流展示活动的单位代表研讨发言。
静轩书画院院长姚小军的发言题目是《传承国之美,共绘文化新篇》,他说,国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与精神追求。每一幅国画作品,都是画家情感的寄托、思想的表达,从山水的磅礴意境到花鸟的灵动鲜活,从人物的神韵风采到风俗的生动描绘,无不展现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作为国画专委会主任,他将团结带领全体会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态度投入到国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事业中。
大同市华清池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兴围绕“中华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了精彩发言。他说,水,是生命之源,更是文明之基。成立水文化专委会,正是为了系统挖掘水文化的当代价值:一是以水为媒,深化水文化研究,将系统梳理水与哲学、艺术、民俗的关联,提炼其精神内核;二是以水为桥,服务社会发展,结合生态保护、城市景观设计等课题,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三是以水为脉,促进交流互鉴,通过学术论坛、文化展览等形式,增强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水文化专委将秉持学术为本,传承为要,创新为魂的三大原则开展工作,以水之包容汇聚智慧,以水之恒心砥砺前行,为建设“人水和谐”的美丽中国贡献文化力量。
东方幼儿园园长刘玉华的发言主题是“生命觉醒教育就是让父母懂得教育的真正意义,让爱回归本真”,她说,真正的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心灵的唤醒;不是单向的说教要求,而是亲子双向的成长。爱一朵花,最好的方式是跟它经历风雨,等着它盛开;爱一个孩子,最好的方式是陪她走过崎岖坎坷的现在,走向美好的未来,今后,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决心让更多的父母认识到教育的真谛,感知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做到家校共育。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大同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再创佳绩、再铸辉煌开启了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