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6月16日电(记者 明文 通讯员 李雨婷)长平公司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以“三个集中整治”为突破口,聚焦有限空间作业的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全面开展自查自改,通过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自查自纠、提升人员素质等一系列扎实举措,推动安全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摸清底数 筑牢安全防线
为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可控,长平公司首先从源头抓起,成立以公司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明确安监、生产、机电、通风等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部门协同抓”的工作格局;并通过建立“一本账”实现精准监管,组织各业务部门、基层区队对井下和地面的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全面摸排,重点对瓦斯抽采钻孔、排水硐室、密闭巷道、煤仓等高风险区域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动态监管台账,列出主要危害因素、可能事故后果、主要安全防护措施、作业形式等内容,要求各相关单位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场所风险辨识,确保情况清、底数明。
自查自纠 扫清风险盲区
长平公司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有限空间作业七大关键环节开展自查自纠,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自查表》,组织各单位对警示标识、隔离设置、作业审批、设备配置、教育培训、外包管理、应急演练等环节进行自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立即整改,签订包保责任制,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同时,该公司安全监管部门还组织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开展“回头看”,对复查中发现的问题,查找隐患根源,明确整改措施,严格考核问责,切实以“隐患排查-登记建档-整改治理-验收销号”的方式,提升矿井防范化解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水平。
以学促行 锻造高素质队伍
长平公司将关键人员能力提升作为整治重点,通过“培训+考核+监督”全链条管理,推动安全责任落地生根。针对存在有限空间或者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工作人员进行全覆盖、高质量的专项培训,内容涵盖有限空间危害辨识、气体检测仪使用、应急救援等实用技能,特别是确保人人知晓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的重要性,熟悉有限空间作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重点掌握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可能遇到的危险以及如何有效进行事故的应急救援,让职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同时,推行“谁审批、谁负责”的终身责任制,通过动态抽查确保审批流程规范,并对作业审批人、监护人员、一线操作工等岗位人员建立履职能力档案,每季度开展理论考试和实操测评,对考核不合格人员暂停资格并复训,切实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