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6月23日电(记者 明文 通讯员 姚丹)日前,记者从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生产技术部了解到,当前企业多个生产矿井正处于采面过构造、初末采等关键阶段,对安全管控、生产效率及衔接安排等均构成挑战。为此,集团公司机关业务部门及时抽调专业人员,深入矿井变化作业头面进行现场指导,协助矿井制定特殊作业期间的安全管控措施,确保相关矿井采面顺利通过构造影响,按计划完成初末采工作。各单位以“变化管理”为核心,通过全链条管控机制强化现场安全治理,为煤矿生产筑牢防护屏障。
“当前工作面通过陷落柱,顶板破碎区域必须加强支护质量检查……”在长平公司综采二队交接班室,值班干部正利用安全会强调当班顶板管控重点。连日来,该队工作的采面遭遇陷落柱,影响矿井安全高效生产。针对工作面过陷落柱引发的顶板支护难题,该公司严格压实管理人员跟班带班责任,对顶板特殊地段实施“走动式巡查”,同步落实“敲帮问顶”制度,通过拉超前架、架棚支护等方式对薄弱区域进行强化防护,切实把风险挺在隐患前,把隐患挺在事故前,确保安全快速通过陷落柱。
工程质量是安全生产的基石。该矿综采二队党支部书记杜强介绍,他们对井下作业全流程实施精细化监督,从支护到回采各环节均设专人监督质量,同时强化支架等设备的检修维护,确保支护效果达标。作为集团公司地质条件最复杂的矿井之一,长平公司将变化作业管控关口前移:针对不同区域开展风险辨识,制定专项防控方案并组织作业人员培训;由跟班干部对高风险作业实施实时监督,通过“专人跟踪—动态协调”模式实现责任全链条落实。此外,长平公司创新组建“精查小分队”,聚焦变化区域排查“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按“五定五落实”原则推进隐患整改闭环,为安全生产清除障碍。
在赵庄煤业3309工作面,值班人员正向调度台实时汇报作业变动:“人员分工调整,新增两名支架工;作业内容变更为割煤……”该工作面近期揭露1.2米断层,伴随煤体酥软、瓦斯异常等多重风险。对此,该矿综采准备队引入“变化的安全管理”理念,通过超前预判风险、精准制定管控方案,在生产变动中掌握主动权。
“每次现场变化汇报后,技术骨干都会第一时间下井‘体检’。”赵庄煤业综采准备队队长说。该矿针对人员作业、顶板支护等关键环节的变化,即时组织风险源辨识并定制管控方案,从管理力度与精度双向发力。为实现全流程变化管理,公司建立矿领导牵头的专项机制:在3309工作面过构造期间,多部门技术人员联合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保障断层区域回采作业顺利推进。同时,将零散工程、应急项目等全部纳入重大变化管理体系,通过强化地质预测与瓦斯预警、开展高风险区域拉网式排查、严格执行值班跟班制度,实现全场景安全措施的动态优化,坚守“不安全不生产”的底线。
装备制造集团生产技术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保障各项工作平稳运行,将持续紧盯变化作业与高风险作业管控,重点跟踪过构造、初末采等关键环节,推进构造异常区超前治理,强化工程治理管控,确保采煤工作面稳定均衡有序生产。通过“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多维举措,强化瓦斯、顶板、强矿压等重大灾害治理,以“时间、工程量、技术、管理”换安全生产空间,强化过程管控确保结果安全。
记者手记:
在煤矿井下这个天然充满变量的空间里,安全防线的构筑从来不是静态防御,而是与变化持续博弈的动态过程。
从“风险挺在隐患前”到“动态掌握主动权”,各单位虽面临不同地质挑战,却共同以“变化管理”为抓手,通过机制创新、责任压实、技术赋能,将安全管控渗透到生产各环节。当“变化”不再是安全的对立面,而成为管理进化的驱动力,能源企业才能真正实现从“被动防范”到“主动创造安全”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