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7月8日电(通讯员 杨波)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赵庄煤业以“136”安全管理模式为统领,以“四专”管理为核心抓手,坚持在风险隐患上多想50%,安全管控措施多上50%,进一步升格安全管理,压实安全责任,在动态变化中筑牢安全防线,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面对井下地质条件复杂、采面地质构造频发、煤层赋存条件差给安全管理和生产组织带来的诸多挑战,该公司积极推广应用重大风险“四专管理”措施,针对重点工程开工和变化作业情况,由分管领导组织相关部门管理、技术人员开展专题研讨、现场办公,通过“三结合”的方式,联合编制实用、合规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在工作面过陷落柱、初末采等关键节点,实施“一面一策”精细化管理,确保每个作业步骤可追溯、可管控。同时,将零散工程、应急项目纳入重大变化管理体系,全程指派安监员与业务部门管理人员“双跟班”,重点关注关键节点、技术节点,准确把握施工要求,通过强化系统性风险管控和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动态管控筑牢安全屏障。积极打破各业务部室信息壁垒,在高风险持续作业前、作业过程中,组织专题会议,深入分析研讨,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难题,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的闭环管理,切实做到在风险隐患上多想50%,安全管控措施多上50%,进一步升格安全管理,压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实现了安全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充分利用每周四安全生产活动日,由公司主要领导组织各业务部室、区队责任人,共同研判安全形势,对高风险作业、特殊作业、变化作业等进行分析研判和辨识评估,并针对性地制定风险管控措施。通过“四专”管理的深度实践,安全管理效能得到显著提升。该公司安全监察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公司将持续深化‘四专’管理内涵,探索‘四专+智能化’融合模式,从源头保障各专业风险受控,为高效完成稳产增产任务夯实安全基础,为集团公司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贡献赵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