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7月11日电(记者 明文 通讯员 韩孔睿)安全生产月期间,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长平公司、寺河矿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安排部署,持续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提升危险因素管控能力,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为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可控,长平公司从源头抓起,成立以公司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明确安监、生产、机电等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部门协同抓”的工作格局;通过建立“一本账”实现精准监管,组织各业务部门、基层区队对井下和地面的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全面摸排,重点对瓦斯抽采钻孔、排水硐室等高风险区域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动态监管台账,列出主要危害因素、可能事故后果等内容,要求各相关单位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场所风险辨识,确保情况清、底数明。长平公司安全监察部管理员郭伟说:“我们紧扣有限空间作业七大关键环节制定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自查表》,组织各单位进行自查自改,并定期开展‘回头看’,对复查中发现的问题,查找隐患根源,明确整改措施,严格考核问责,切实以‘隐患排查-登记建档-整改治理-验收销号’的方式,提升矿井防范化解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水平。”
长平公司还将关键人员能力提升作为整治重点,以“培训+考核+监督”的全链条管理模式推动安全责任落地生根;针对存在有限空间或者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工作人员进行全覆盖、高质量的专项培训,重点掌握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可能遇到的危险及如何有效进行事故的应急救援;推行“谁审批、谁负责”的终身责任制,通过动态抽查确保审批流程规范,并对作业审批人、监护人员、一线操作工等岗位人员建立履职能力档案,每季度开展理论考试和实操测评,切实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长平公司安全监察部党支部书记沈静伟介绍:“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细致地总结我们所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的成效和经验,将那些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通过制度化的方式确立下来,致力于探索和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以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能够实现常态化和长效化,从而为公司安全生产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寺河矿积极组织有限空间作业隐患排查,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再排查、再起底;全面排查整治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隐患,全面升级管控措施,切实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管控,并在有限空间位置按规定放置警示牌,标明注意事项及作业要求;根据作业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实施持续检测或动态检测,实现有限空间作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寺河矿地面运行工区副区长秦小芳说:“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员覆盖原则,我们会定期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特别是存在有限空间或者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全覆盖、高质量的专项培训,让职工人人知晓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的重要性,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切实提升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