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9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廉政话剧《于成龙》燃爆华阳集团

2025-08-12 14:25:38 来源:清廉山西

廉政话剧《于成龙》燃爆华阳集团清风正气入脑入心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7月10日、11日,华阳一矿俱乐部内座无虚席,由山西省纪委监委、山西省委宣传部组织创排,山西省话剧院带来的廉政话剧《于成龙》在此火热上演。华阳集团党委组织集团高管、基层班子成员、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等1400名党员干部观看话剧《于成龙》,沉浸式感受“天下廉吏第一”的风骨,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廉政教育洗礼。

舞台即课堂 古今对话敲警钟

微信图片_2025-08-12_101137_058

随着幕布拉开,清代名臣于成龙的一生在灯光下徐徐展开:从罗城知县的“屑糠杂米为粥,与百姓共甘苦”,到两江总督任上“革除积弊,弹劾贪官”……演员们以精湛的演技,将这位“不带江南一寸棉”的清官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微信图片_2025-08-12_101143_940

当剧情推进到于成龙拒绝巨额贿赂,怒斩贪腐下属时,台下传来阵阵赞叹。“以前在书本里读于成龙,总觉得离得远,今天在舞台上看到他拒贿时的坚定眼神,突然明白了‘清廉’两个字有多沉。”华阳集团一矿纪委书记梅雨清直言:“廉而不勤不是至廉,清而不为不是至清。作为纪检干部,必须像于成龙那样,敢碰硬、善作为。”在于成龙开仓放粮的情节中,“一面是和百姓的鱼水之情,一面是和官场上的世故人情,咱们该如何权衡?”——这振聋发聩的拷问直抵人心。华阳集团电解铝分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姬九军表示:“做官不是做一方百姓的父母官,而是为一方父母做官”便是答案。

笔尖传心声 千字感悟话担当

微信图片_2025-08-12_101148_645

为了让这份触动转化为长久的思想成果,华阳集团在《华阳科技》报内刊特别开设观后感专版,鼓励党员干部将内心感悟诉诸笔端。这一举措得到了热烈响应,一篇篇饱含真情实感与深刻反思的观后感纷至沓来。专版择优刊登的文章,从不同角度解读了于成龙的廉政精神,以及对自身工作和企业发展的启示。

微信图片_2025-08-12_101154_910

“于成龙面对下属以‘官场惯例’送来的不义之财,严词拒绝、秉公处置,升任‘封疆大吏’后仍然坚持每日青菜豆腐的简朴作风,这种‘一丝一粒,我之名节’的操守,恰与习近平总书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的要求形成跨越历史长河的呼应,正如落幕前那把‘清白椅’,深刻启示我们:党员干部必须常修拒腐防变内功,把纪律规矩挺在人情世故之前。”华阳集团党委组织部部长张志功在观后感中这样写道。

微信图片_2025-08-12_101200_130

华阳集团党委办公室主任、直属机关党委书记穆卫平则在文中写道:“于成龙的一生,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生动诠释。我们当以史为镜,深刻感悟于公风骨的时代价值,自觉将其融入血脉、化为行动,在建设‘五型华阳’新征程中挺膺担当。”

“剧里‘一桌宴席引发争议’的场景,让我想到集团公司实现招待费“事前审批-事中监控-事后审计”全链条管控,让‘于成龙式清廉’转化为可操作的制度规范。”华阳集团财务部部长范宏庆感触颇深。

创新载体 让廉洁文化活起来

微信图片_2025-08-12_101204_160

自华阳集团特邀省话剧院走进企业,组织观看廉政话剧《于成龙》以来,这部以清初名臣于成龙为主角的剧目在华阳集团内持续“发酵”,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和廉洁文化传播。如今,一个月过去,华阳集团开设的观后感专版,更是将这股廉洁清风推向高潮。

“过去讲廉政,可能是开讲座、学文件,这次用话剧的形式,大家看得进去、记得住、有共鸣。”省纪委监委驻华阳集团纪检监察组副组长王文玉表示,将廉政教育与艺术表演结合,是企业探索“沉浸式”廉政文化建设的新尝试。据了解,除了话剧演出,华阳集团还通过“传诵清风廉韵 锻造忠诚铁军”主题诵读和“清风晋韵”微视频、网络微短剧创作比赛等活动,让廉政教育从“文件里”走到“生活中”。

微信图片_2025-08-12_101208_438

正如华阳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刘晋在文中所说:“于成龙的时代离我们很远,但他的精神离我们很近。当廉政文化能像《于成龙》这样‘活’起来,当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清廉标尺’,企业的发展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从舞台上的荡气回肠到笔尖下的深思践行,华阳集团正以创新载体让廉政文化落地生根,让清风正气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隐形引擎”。

【责任编辑:田文璐】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