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8月19日电(贾亚鹏)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当日上午,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在省科技馆举行“践行‘两山论’暨‘十四五’山西林草改革发展成果”新闻通气会,系统发布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四五”以来山西林草事业取得的突破性成就。
摄影/景慎好
摄影/景慎好
林长引领,守正创新强基固本,改革发展行稳致远。省委、省政府出台全面推行林长制意见,全省设立林长4.09万名,6个省级总林长令厚植生态底色、护绿表里山河,地方政府保护发展林草资源责任进一步压实。颁布实施《山西省湿地保护条例》《山西省禁牧轮牧休牧条例》,出台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等法律、法规,为全面加强林草生态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国土绘绿,科学绿化再塑山河,生态画卷渐次铺展。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不懈植树造林,布局实施太行山吕梁山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高位推动打好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省政府每年召开全省国土绿化现场推进会,全省年均营造林400万亩以上,特别是“十四五”以来全省完成营造林2100万亩,其中2021-2023年人工造林面积连续三年位列全国前列,沿黄19县和省直林局经营范围内实现基本绿化。截至2023年底,山西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2.22%,超过每年增长0.5%的目标。
精准提质,量效并重优化升级,绿水青山成色更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统筹推进林草湿荒四大生态系统一体修复,每年平均完成100万亩省级未成林封育保护、100万亩森林抚育巩固提升绿化质效;累计治理退化草原360多万亩;推进洪洞县汾河湿地成功晋级国家重要湿地,实现山西省“零”的突破;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133.15万亩,初步建起晋北古长城沿线防风固沙生态屏障,山西省防沙治沙考核连续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守护底线,紧抓资源保护要务,生态底色更加厚实。深刻领会“表里山河,得之天成、享之不觉、失之难复”赋予林草工作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在重点林区建成4848.06公里防火应急道路,依托视频监控、瞭望塔、护林员、无人机等构建起天空地“六位一体”监测和防灭火体系;每年平均实施林草有害生物防治近300多万亩,在周边省份均发生松材线虫和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形势下,山西省始终保持了“零入侵”的良好态势;积极探索“林长+检察长”双长联动强化行政执法模式受到国家林草局肯定推广,以森林督查为抓手构建“天上看、地下查、网上管”的森林资源监控体系,“十四五”以来山西省森林督查发现违法使用林地项目和违法使用面积连续下降,平安林草迈向更高水平。
和谐共生,构建多维防护网络,生物家谱持续丰富。把握“国之大者”,加快构建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联合河南省全力推进太行山国家公园创建,相关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对272处自然保护地进行优化整合,“批管建用”四位一体提升管理水平;以四大旗舰物种为重点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88%的野生动物种群和高等植物群落都得到有效保护,褐马鸡、华北豹种群数量稳居全国首位,全省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区域不断扩大,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产业振兴,绿色经济多元发展,生态价值转化提速。秉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循环发展理念,锚定“提质”“兴业”“利民”目标,大力发展林草富民经济,开辟广大群众增收渠道。截至2024年,全省干果经济林总面积1800万亩、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到647万亩、花卉产业达到11.78万亩。围绕“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启动国家森林康养试点建设111家,将59个森林康养旅游打卡点串联成10条精品线路推向社会大众。2024年全省林草产值715.72亿元,“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速6%以上。
深化改革,创新服务保障机制,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聚焦“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林改四问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实施方案,以省总林长令推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成为全国首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28项涉林涉草审核审批事项全部实现标准化运行,同类事项办结时间同比缩短近3个工作日,一日办结率达到21%。持续优化保险兜底政策,不断丰富涉林涉草险种,仅“十四五”期间森林保险参保面积3.17亿亩,提供3181.58亿元的风险保障,赔付2.61亿元,努力撬动社会和金融资本推进群众权益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科技赋能,强化成果推广应用,注入创新发展动能。始终坚持科技兴林兴草,建成国家级重点科研平台14个,命名省级林草长期科研基地20个;累计完成创新项目650多个,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建成国省级林木良种基地37处、种质资源库(圃)25处,审(认)定林草良种391个。汇编推广省级地方标准149项和技术成果173项,其中3项成果入选国家林草局重点推广林草科技“百项成果”;实施国省推广示范项目180多个,推广优良品种60多个、林草技术80多项,林草适用技术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发挥优势,林区担当推动转型,质效并举引领发展。9大省直林局立足转型发展新要求,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局地合作造林495万亩,探索形成38种森林经营模式,用占全省国土面积9.6%的林地面积,培育了全省28%的森林面积和46%森林蓄积,在建设森林“四库”中树立标杆;探索启动国有林场“百场带千村”行动,2024年全省226个国有林场带动6.7万名群众增收2.91亿元,在践行“两山”理念中走在前列,成为了新时代引领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美丽山西建设名副其实的主力军、先锋队、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