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赵庄煤业:激活人才引擎 让人才“香”起来、“强”起来

2025-09-04 14:30:06 来源:记者观察网

记者观察网山西9月4日电(记者 王永霞 通讯员 陈鑫)在智能化矿山建设的澎湃浪潮中,什么才是真正的核心驱动力?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赵庄煤业用一份沉甸甸的技能人才“成绩单”作出了响亮回答:建矿至今,企业累计培养各类操作与技术骨干600余人,更涌现出35位在国家级、省市级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的“技术明星”——“全国技术能手”“煤炭行业技能大师”“三晋技术能手”等荣誉获得者层出不穷。他们不仅是个人技艺精湛的象征,更是赵庄煤业深入推进人才强企战略的生动实践。

拓宽“晋升路”,构筑“成长阶梯”

今年7月,一则关于技能人才聘任的消息在赵庄煤业内部引起广泛反响。李利伟、王方俊、冯晋波三人被正式聘为“技能大师”,享受公司内部主办级待遇,聘期三年;陈鑫、赵哲敏等17人被聘为“技术大拿”。

这一创新举措,源于公司推出的《技能人员管理及激励办法》。该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技能人才的职业晋升壁垒,系统构建起“首席技师—特级技师—技能大师—技术大拿—普工”五级技能岗位序列,并对各个层级技能人员任职资格条件、聘任管理、考核评价、培训开发、薪酬激励等内容进行明确规定,让技能人才真正实现“晋升有通道、贡献有回报”。

“我们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赵庄煤业职工教育培训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发布通知、组织报名、资格审查、能力评价、集体决议、公示监督等标准化流程,确保每一位获聘者都是实至名归的‘能手’和‘大拿’。”

激励不止于“一纸聘书”。赵庄煤业建立健全技能人员薪酬激励体系,进一步完善计件、计时等基本工资制度,积极探索岗位绩效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奖励提成工资制等多元化薪酬分配制度,在坚持将“技能大师”对应主办待遇,“技术大拿”享受区队副职薪酬水平,实现技能价值与薪酬待遇、职业地位相挂钩的同时,还配套实施“技能津贴”制度,对被聘用为技术大拿及以上的高技能人才,依层级每月发放津贴,进一步提升其获得感。

不仅如此,对在技术革新、竞赛获奖、师带徒等方面表现突出者,公司还设置专项奖励,并优先推荐参与更高层次荣誉评选,通过一系列“组合拳”,让技能人才既得“面子”更有“里子”,激发了全员学技术、比技能、讲贡献的热潮。

名师带高徒,传承“不断链”

制度搭建了舞台,真正唱好人才建设这场“大戏”,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倾囊相授和示范引领。

走进技能大师工作室,“三晋技术能手”、全国“煤炭行业技术能手”裴凯明正专注地站在90后技术员小李旁边,指着井下电气设备零部件,深入浅出地讲解低压配电盘控制原理和硬件连接标准。这样“手把手”的教学场景,在赵庄煤业已成为常态。

为提升基层队组的整体实力和员工综合素质,赵庄煤业改变了“大锅饭”式的传统培训方式,实行精准的“点餐制”培训,依托由“全国技术能手”“煤炭行业技能大师”“三晋技术能手”等组成的“头雁导师”团队,按照“按需培训、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每年分批次组织全矿机电工开展脱产培训的基础上,对井下重点岗位、智能化采掘设备、小班电工开展结对帮扶式培训,通过“订单式”培养和“手把手”传授,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传帮带”作用。

“传帮带”不仅有温度,更有制度力度。“《激励办法》明确要求,技能大师、技术大拿在任期内每年必须完成不少于6名员工的‘师带徒’任务,合同期1至6个月。未完成者,不仅考核扣分,甚至影响续聘。这使得‘传授’从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确保了技艺传承不断链、技能提升不停步。”赵庄煤业职工教育培训中心负责人讲道。

既要确保高技能人才做好“传道授业”,也要鼓励其深入一线“排忧解惑”。赵庄煤业在坚持定期组织各专业岗位技能大师开展实操培训的基础上,鼓励技能人才主动走进生产现场,协助队组攻克技术难题,并明确要求技术大拿必须在发生故障时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带领检修人员迅速排查和处置问题,不仅保障了井下生产安全、高效运行,也有效提升了现场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和综合业务素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续的人才动力。

【责任编辑:田文璐】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