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9月9日电(记者 明文 通讯员 贾浠月 刘磊)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长平公司将井下粉尘治理作为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抓手,以“网格化包保”压实管理责任,从胶轮大巷、胶带大巷、掘进工作面三大区域持续发力,精准打出粉尘治理“组合拳”,有效降低粉尘浓度,显著改善作业环境,大力提升矿井本质安全水平,为企业向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环保保障。
网格化管理 压实防治责任
“每个检查人员的责任区精确到具体巷道区段,每15天必须完成全区域降尘设备运行状态排查,包括喷雾装置是否正常启动、管道有无漏水、喷嘴是否堵塞等细节。”通风管理部部长李彦鹏介绍。
长平公司创新构建“网格化包保”管理体系,结合井下巷道布局和作业流程,将区域科学划分为多个责任单元,为每位检查人员明确“责任田”范围,配套建立“巡检-问题记录-整改落实-复查验收”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隐患整改有迹可循。同步出台《粉尘防治考核管理办法》,将降尘设备维护质量、粉尘浓度控制效果等纳入考核体系,以月度综合防尘专项会议为抓手,要求各队组对照“谁使用、谁维护、谁管理、谁负责”原则,详细汇报责任区粉尘治理工作进展,形成覆盖全员、贯穿全程的粉尘防控责任体系,从管理源头上杜绝防治盲区。
现场技术改造 破解降尘难题
在完善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长平公司针对不同作业区域痛点,精准实施技术改造,引入智能感应技术,在胶轮车巷进行智能化升级,淘汰原有影响视线的“沿顶吊挂细水喷雾+洒水车”模式,升级为“定时喷雾+地喷”智能感应系统。该系统实现车辆经过自动启停,有效消除驾驶视线干扰,大幅减少人工操作依赖与成本。在胶带大巷实行高效化改造,着力解决喷嘴易堵、维护频繁难题,全面更换为高效外混式风水喷雾喷嘴,并对装置进行性能优化。改造后实现24小时连续稳定运行,显著降低水量消耗与日常维护工作量。在掘进工作面寻求技术突破,针对喷嘴高粉尘、易堵塞这一情况,应用远距离喷雾技术,采用专用雾化喷嘴,将压缩空气与高压水充分混合雾化,实现单喷嘴高效覆盖掘进机切割头区域,大幅降低设备堵塞风险,提升降尘效能。
“以前喷嘴容易堵塞,需要专人每天检修,现在用水量少了,还能24小时常开,也不影响人员通行。”检修工老赵表示,新装置减少了维修工作量,降尘效果也更稳定。
从管理创新到技术突破,长平公司通过双管齐下的治理模式,切实改善了井下作业环境,保障了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今后,长平公司将继续深化粉尘治理工作,为推动矿山绿色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