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4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向您致敬!我的警察老师!

2025-09-11 12:09:10 来源:记者观察网

记者观察网山西9月11日电(记者 明文 通讯员 邵妞 焦庆斌 郑东军 程伟康 张艺苑)警察,一个为了社会和谐稳定,负重前行的职业;教师,一个为了托起学生未来,无私奉献的职业。当警察遇上“教师节”,一起去听听新警们眼中的“警察老师”吧。

藏在警徽里的师者心

初识师傅李亚楠,只觉她如温水般柔和,能抚平人心里的褶皱。直到真正共事,才感受到那温柔的外壳下,藏着令人动容的韧劲。

图片33

记得第一次独自对接上级单位,我攥着电话听筒,半天想不出合适的措辞,急得额头直冒汗。师傅瞅见我这副模样,轻轻敲了敲桌沿:“来,我教你。”说着便帮我梳理沟通的脉络。末了,她笑着拍拍我的肩:“别怕,多练两次就顺了。”那一刻,焦虑的潮水仿佛被这温柔的力量悄然抚平。

“今天有没有卡壳的地方?”“要是哪儿弄不明白,随时来找我。”师傅每天处理完自己手头的活儿,总不忘过来问问我。轻柔的询问,却像一颗沉甸甸的秤砣,稳稳地落在我心头。

图片34

如今,整理资料时,我会下意识地像她那样,在文件夹侧面贴上工整的手写标签;接听群众电话时,先停顿半秒,放缓语速,让声音传递出耐心与温度。

我渐渐明白,有些传承,无声无息,却早已刻入骨髓:是盖章时,习惯性垫在下面那张保护纸张的软纸;是沟通时,不自觉多带的那份倾听的耐心;是面对每一件“小事”,都当作“大事”来办的认真与敬畏。

高都派出所——邵妞

我从警的引路人

我叫焦庆斌,两年前从警校毕业后,怀揣着对警察职业的憧憬与向往,来到大东沟派出所,成为了一名基层民警,在这里有幸遇到了我职业生涯的引路人——我的师傅赵晋兵。

图片35

2024年深冬,我所接到一起邻里打架斗殴的警情,赶赴现场后看到一方体表擦伤,我下意识引用法律条文对当事人进行严肃警告。师傅却先用本地话与其寒暄,再顺手把踢倒的椅子扶起,耐心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在当事人红着脸递来一杯热水时,我突然明白了基层警务中“情法相依”的深刻含义,也印证了刚入职时师傅的谆谆教诲:基层派出所的民警,既要做法律的执行者,又要做群众的贴心人。

图片36

社区走访,是基层民警的日常,更是守护平安的基石。起初,我总纳闷:为何师傅每到一户,居民都热情相待。递板凳、倒水,仿佛亲人,而我却常被当作“查户口”的。走访结束,师傅的话点醒了我:“社区工作关键在用心,把居民当亲人,耐心听他们说话,信任自然就来了。”

师傅的言传身教,在这一刻化作最深的领悟:警察的荣誉,不仅在惊天动地的大案要案里,也在老百姓看到警徽时,那双亮起来的眼睛里。

大东沟派出所——焦庆斌

“白纸同笔”

“你们现在就像一张白纸一样青涩,我肯定尽自己所能带好你们。”这是参加工作的第一天,我的师傅,时任刑侦大队副大队长王金牛在迎新会上讲的话。

图片37

这一年多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工作中的白纸”:文书写不明白、法律条款摸不透、材料不会问……是我的“执笔者”手把手教我走流程,重新熟悉每一个步骤;逐字逐句修改文书,讲解背后的法理逻辑;带我重温法条,结合案例深化理解;在行动前反复推演,教我如何在高压下保持冷静与敏锐。

图片38

师傅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要想做好刑警,就要先做好人!刑警的战场不仅在审讯室,更在每一次与惰性的对抗、每一次对良心的叩问里。案件回馈你的,正是你倾注其中的那份责任与良知。

刑侦大队——郑东军

我和我的警察老师

“今天带你去体验下‘码上登记’的新功能。”晨光熹微,师傅刘弋通提上公文包,笑着朝我招手。

图片39

“您好,巴公派出所例行核查。发现您家登记信息需要更新,现在用手机扫码就能直接修改。”我和师傅来到小区开展“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师傅轻叩门扉,对着猫眼出示警官证。住户通过手机扫码确认身份后,很快完成了信息更新。

在社区广场,师傅主动上前帮助老人们用手机扫描防范诈骗二维码,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耐心讲解最新骗局:“遇到陌生链接千万别点,就像刚才扫码这样,只扫官方认证的二维码。”

“知道为什么要挨家挨户去采集二维码吗?”回到所里师傅问我,窗外闪烁的警灯映照着他的面庞,“科技再进步,民警最终还是要把更多时间沉入社区。”

图片40

这个初秋时节,是师傅让我明白:警徽的重量不仅体现在执法的威严里,更融汇在社区警务日常的温度中。那些二维码背后,连接的是一个个需要守护的家庭,是一份份值得珍藏的信任。

巴公派出所——程伟康

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泽州公安祝天下为师者春晖四方,桃李天下,节日快乐!

【责任编辑:田文璐】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