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9月12日电(权美玲 通讯员 张亚松)在矿井安全生产体系中,班前会是安全管理的“最初一公里”,其质量直接决定后续生产的安全系数。潞阳昌泰煤业公司通过推行“班前问答、超前研判、人员摸排”三位一体班前会模式,通过标准化、精准化的管理举措,让班前会从“常规流程”变为“实效抓手”,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班前问答,激活安全知识“细胞”。将3分钟安全知识问答融入班前会,已成为公司各区队雷打不动的“常规动作”。公司围绕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方法等核心内容,紧密结合岗位实际,每班随机挑选2至3名职工进行安全理论知识提问。这种动态随机提问的方式,如同给职工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极大提高了他们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紧迫感。同时,同步开展应急处置示范教学、3分钟业务技能微课堂等活动,以“提问+实操”双驱动,既提升了职工的安全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也在公司营造出“学安全、懂安全、守安全”的浓厚氛围。
超前研判,掐灭隐患“导火线”。潞阳昌泰煤业公司秉持“预想+预控”的前瞻性理念,将超前研判和处理隐患作为班前会的“必修课”。各班组在布置任务前,会结合现场环境和设备状态,对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全面、细致的超前研判,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引发事故的细节,从设备的微小故障到环境的潜在变化,都一一排查到位。针对研判出的风险隐患,各班组会迅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依靠这一“预想+预控”工作机制,不仅能够及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能有效防止二次返工造成的人工、材料和时间浪费,有力推动了公司节本降耗和提质提效。
人员摸排,严把入井“安全关”。公司始终将班前会上开展职工身体酒精测试、血压监测、状态问询等“安全不放心人”排查工作,作为加强安全生产源头管控的关键途径。通过落实高血压患者血压日监测、酒后上岗日排查等制度,以及每周“安全活动日”教育、每月的“安全行为扶助”等活动,公司全方位、多角度了解职工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严把入井上岗关,确保干部职工能够以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此外,各班组还通过推行班组成员互保联保、重点区域专人盯靠、班中岗位动态巡查等方式,形成“岗前排查+岗中监管”的全链条管理,从源头守住安全生产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