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10月10日电(记者 明文 通讯员 贾浠月 刘磊)在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长平公司洗煤厂新斜井压滤机房内,常年回荡着设备运转的轰鸣声。主管技术员杨凯每次巡检,总能看到女职工们在三层楼高的设备间忙碌穿梭——20余台压滤机连轴转,每班要完成近百趟卸饼操作,大家得频繁上下楼梯按动卸料皮带按钮;统计压饼趟数时,还得揣着笔记本挨个设备画“正”字,数据常因忙碌出错,既拖慢管理效率,又让职工们疲惫不堪。
“必须让技术给大家‘松绑’!”杨凯立刻召集刘阳、蔡志阳、申帅帅组成攻坚小组。第一次讨论就碰了硬茬:三层设备如何实现联动?申帅帅盯着PLC控制柜突然有了思路:“把压滤机的压饼完成信号,通过电缆传到皮带启动继电器,不就能自动启停了?”
说干就干,团队立刻行动。蔡志阳和刘阳钻进设备夹层敷设电缆,狭窄的空间里闷热难耐,两人手上磨出了血泡也没歇脚;杨凯和申帅帅则守在控制柜前调试程序,反复测试信号传输的稳定性。第一次试运行时,皮带却在卸饼中途突然停机,大家连夜排查,发现是信号延迟参数设置不当。调整后再次测试,当压滤机完成压饼的瞬间,卸料皮带精准启动,卸完料又自动停下,现场响起了久违的掌声。
解决了联动难题,人工统计数据的问题又浮出水面。杨凯带着团队反复研究压滤机工作流程,最终确定“入料500秒以上+一次卸料信号=一趟压饼”的核心逻辑,将数据实时传输到电脑画面。从此,“正”字本被精准的数字取代,每班、每日的压饼趟数一目了然,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改造完成那天,女职工们坐在监控室里,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实时数据,再也不用奔波于设备之间,笑着说:“现在干活轻松多了!”这场小改造不仅让每班减少1-2名岗位人员,一年节约60万元人工成本,更让洗煤厂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迈出了坚实一步。如今,这套方案正被装备制造集团下属各洗煤厂借鉴,用技术创新为一线生产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