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5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长平公司:以“智”为要 向“新”而行 构筑安全高效智能新生态

2025-10-10 16:10:24 来源:记者观察网

记者观察网山西10月10日电(记者 明文 通讯员 牛东方 张舒)在煤矿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长平公司始终以“真建设、真运用、真减人、真提效”为导向,通过技术革新、系统整合、装备升级,持续夯实智能化建设根基,构建安全高效的智能化运营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智”筑新基座。长平公司锚定智能化建设核心目标,遵循“设备智能化、系统协同化、管控一体化”原则,成立以核心管理层为组长的智能化建设领导小组,结合矿山实际生产场景,先后完成智能综合管控平台搭建、万兆工业环网铺设、井下WIFI6与5G网络全覆盖,为智能化运营筑牢硬件基石。该公司联合华为定制开发智能管控系统,深度融合28个子系统数据,将井下瓦斯监测、设备运行、人员定位等关键信息实时汇聚至平台,实现“一屏观全域、一键控全程”,用科技手段为安全生产筑起“智能防火墙”。

从采掘装备机械化升级到全流程自动化管控,长平公司逐步推进各专业智能化改造:采煤工作面引入具备记忆截割、自动跟机移架功能的综采装备,操作人员在地面控制室即可完成远程启停与精准调控;掘进环节配备智能掘进机与液压锚杆钻车,实现远程遥控截割、自动钻孔作业;机电固定岗位引入机器人巡检与集中控制系统,20处点位实现“有人巡视、无人值守”,彻底改变传统“靠人力、拼经验”的作业模式。

“智”聚新效能。依托“一张万兆网、一个核心平台、多系统协同”的智能化架构,长平公司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生产深度融合,构建起“感知-传输-分析-决策-执行”的完整管控闭环。综合管控平台实时采集设备运行参数、生产进度、安全监测等数据,通过51种算法模型自动识别设备故障、违规操作等隐患,300余路高清监控实现作业区域全覆盖,确保风险早预警、早处置。2025年投用的智能调度指挥中心,进一步升级数据处理与指令传达效率,井下生产状态、人员分布动态一目了然,调度响应时间缩短至分钟级,在与原釜山机房搬迁对接中实现“无缝切换、零产损”,彰显智能化系统的可靠性与高效性。

通过智能化建设,长平公司实现显著效能提升:累计优化岗位人员约90人,经系统培训后转型为设备管理员、数据分析师等技术岗位,职工劳动强度大幅降低;“1238”安全管理体系与智能监测系统协同发力,上半年人为操作安全误报警保持“零记录”;高瓦斯矿井风电闭锁、主通风机在线监测等项目有序推进,治超管理平台对接地方系统,形成全链条安全管控格局,推动矿井实现“减人、提质、增效、保安”多重目标。

“智”绘新未来。长平公司持续挖掘智能化潜力,计划进一步完善辅助运输调度系统,实现井下物料自动调度与路径优化;深化5G应用场景,探索偏远采面设备异地操控、智能巡检机器人全覆盖;推动综合管控平台升级,新增生产趋势预测模块,为科学决策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撑。同时,公司拟联合华为、郑煤机等合作伙伴成立“煤矿智能化技术联合实验室”,共同攻关采掘设备自适应控制、井下AI视觉识别等行业难点,通过技术协同突破智能化建设瓶颈。

此外,长平公司将从人才保障与行业价值输出双向发力:一方面与高校联合开设智能矿山定向培训班,引入实操模拟设备,培养兼具理论知识与现场运维能力的技术团队;另一方面探索“智能+绿色”融合路径,在管控平台中新增能耗监测子模块,实时优化主通风机、主提升机等大功率设备运行参数,助力低碳矿山建设。同时计划整理智能化建设经验形成《智能矿山建设操作手册》,面向同类型矿山开展交流培训,助力行业整体转型。该公司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煤矿生产深度融合,朝着“全流程智能、全要素互联”的现代化矿山目标迈进,持续书写智能化转型的“长平答卷”。

【责任编辑:田文璐】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