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玉明 本刊记者 杨文滢
2025年5月,山西省涉毒病残人员强制隔离戒毒所(山西省戒毒康复医院)(以下简称“病残人员强制隔离戒毒所”)正式迈入实体化运行阶段。面对病残戒毒人员收治这一特殊挑战,在所党委的统筹领导下,以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为抓手,围绕安全底线、教育转化、警戒保障三大主线协同攻坚,推动戒治工作效能显著提升,为特殊群体戒毒探索出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坚持政治引领 铸忠诚之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病残人员强制隔离戒毒所牢牢把握戒毒场所的政治定位,加强政治建设,始终坚持党对戒毒工作的绝对领导。
一是抓实党的建设。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常态化制度化改进作风,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始终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二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结合当前开展实体化运行情况,组织开展党支部委员会选举工作,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三是开展“四强”党支部创建工作。围绕“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总要求制定创建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筹部署、部门协调推进、支部具体落实”的责任链条。四是积极开展“共产党员先锋工程”。印发实施方案,设立党员示范岗,划分党员责任区,民警职工明确岗位职责,党员进行承诺践诺。五是坚持“党建引领、业务融合”。打造“党建+”特色品牌,推动戒毒工作全面提升,深入推进“党建+队伍建设”,实施“双培养双提升”工程,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促进队伍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双提升。
聚焦队伍建设 激发内生动力
病残人员强制隔离戒毒所始终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着力锻造坚强有力战斗堡垒。不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引导干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教育引导全体民警履职尽责、敬业奉献,勇于担当、争做表率。
一方面,借助省司法行政系统优势资源选拔人才扩充队伍。在省厅省局的强力支持下,从省监狱、戒毒系统择优选拔调入38人,从主要负责同志、中层干部到业务骨干,实现各岗位全覆盖,为实体化运行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另一方面,定期开展学习考察,提升履职能力。组织民警赴兄弟单位跟班学习,赴省外戒毒所挂职锻炼。安排医护人员到兄弟单位戒治一线跟岗学习,赴专业机构进修深造。
此外,全面落实从优待警,激发使命担当。坚持把解决民警思想问题、作风问题、工作问题与解决民警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和生活困难相结合,增强党员民警荣誉感、归属感和获得感。
以矫治破题,促身心转化焕发新生
病残人员强制隔离戒毒所聚焦病残戒毒人员“身心双困”特点,打造“教、矫、治”一体化模式。
专业化队伍筑基,组织民警系统学习《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矫正指南》等制度,赴新店所跟班学习智慧平台操作与教学经验;全面摸排教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证等专业资质人员,组建“教育+心理+康复”复合型团队;开展文化课、朗诵比赛、非遗手工等端午系列活动,激发戒治内生动力;针对病残群体定制趣味文体用品,布置视频引导谈话室,探索“非接触式”高效沟通模式;制度规范促长效,编制《教育矫治工作指南》,设计戒治动态分析记录本、谈话本等表格簿册,推动教育工作从“经验型”向“标准化”转型;入所当日逐人谈话、多部门联合分析等机制,更好实现对戒毒人员思想动态的精准把控。
构筑“学、防、治”三位一体的生命防线
在戒毒医疗这个特殊战场,病残人员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专业医学为武器,构筑起“学、防、治”三位一体的生命防线。这里不仅是戒除毒瘾的医疗场所,更是重塑人生的希望之地。
专业筑基:打造过硬医疗团队
为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打造专业化、规范化的医疗团队,该所建立了“日常学习+专项进修”的双轨培养机制。
在内部培训方面,每天早晨交接班后设置30分钟集中学习时段,重点围绕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开展专题学习,内容涵盖三大核心领域:一是艾滋病、梅毒、病毒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诊疗规范;二是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慢性病的防治要点;三是各类疾病的鉴别诊断与个体化治疗方案。此外,对戒毒智慧平台、急救设备规范化使用等其他方面进行系统学习。
在外部进修方面,定期选派各科室骨干医务人员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等省内顶尖医疗机构进行专项进修。通过沉浸式学习先进的诊疗理念与实操技术,重点提升疑难病例处置、急危重症抢救等临床实践能力。
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确保医护人员知识体系与时俱进,诊疗能力全面提升。同时建立“学习-实践-反馈”的闭环机制,定期组织病例讨论和技能演练,将先进经验转化为实际诊疗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严密防护:构建全方位防控体系
病残人员强制隔离戒毒所严格执行三级防护标准,配备生物安全柜等专业设施,保持职业暴露“零感染”记录。
在分区管理方面,设立专用治疗区、隔离病房等独立诊疗单元,实现传染病分区收治。与太钢医院共建职业暴露应急通道。
日常防控中,每日开展3次全域消杀,严格落实“一人一用一消毒”制度。同时,通过定期防护演练、制定职业防护和感染防控标准化流程、实行医疗废物分类处置和双人核查制度等举措,确保操作规范。这套立体化防控体系既保障了医护人员职业安全,又有效预防了学员间的交叉感染,为治疗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精准施治:全方位医疗照护
针对传染性疾病,该所建立“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全流程管理机制,运用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等现代医疗手段,有效控制传染病进展。
在慢性病管理方面,为每位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关键指标。通过药物精准治疗、个性化膳食指导和科学运动康复相结合的方式,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达到有效控制。
日常医疗服务实行24小时响应机制,配备完善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储备。同时,将中医适宜技术融入日常治疗,充分运用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戒毒人员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更为他们重返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健康基础。
以协同聚力,用专业守护场所安全
在实体化运行初期构建起“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用规范护航安全稳定。
制度先行强根基。围绕收治工作“三步走”规划,系统梳理从人员调遣、入所评估到日常管理的全流程规范,编制标准化表格簿册20余类,为执法提供清晰指引;同步开展全员岗前培训,确保民警熟练掌握业务平台操作与应急处置流程。
智慧赋能提效能。依托智慧戒毒业务平台严格实施计分考核与诊断评估;针对省局三次督导检查反馈问题,建立“清单化+责任制”整改机制。
精准调遣保衔接。制定调遣工作方案,统筹协调多部门资源,高效完成戒毒人员调遣及病残人员接收任务,实现“零差错”过渡。
动态管控守底线。通过组织戒治动态分析会摸排人员风险,组织开展家属探访、清所安全检查等;严格公安提审审批登记,以严谨流程筑牢安全屏障。
立足“安全屏障”定位,通过制度完善与实战磨合双轨并行,全面提升警戒护卫能力。
制度学习强意识,组织全员深入学习《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安全警戒工作规定》等文件,借鉴兄弟单位经验,细化违禁物品管理等操作规范,明确岗位职责边界。
实战磨合提效能,通过高频次协同演练,部门间配合默契度显著提升;聚焦“人防+技防”结合,强化违禁品排查与风险预判,推动警戒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
角色定位更精准,全体民警快速适应主责主业要求,在日常巡查、应急处突中展现专业素养,为场所安全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实体化运行以来,戒毒病残人员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壮士断腕的决心、凤凰涅槃的意志,定举措、理问题、勇攻坚、不松劲,促使特殊群体戒毒工作从“保稳定”向“促转化”纵深发展。今后,全所将继续以专业化、精细化、人性化服务,书写病残戒毒人员重生路上的“山西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