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10月15日电(记者 明文 通讯员 赵宇昊)春华秋实,岁物丰成。金秋时节的泽州,村民们喜迎丰收的笑脸徜徉其中,与奔忙的“警察蓝”交相辉映,汇聚成一幅幅动人的秋收图景。泽州公安紧跟时下秋收热潮,聚焦“派出所主防”主责主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警务工作送到田间地头,优化警力部署、排查化解矛盾,开展普法宣传,深耕“秋收警务”。
助农:秋粮抢收忙起来
今年秋收期间,泽州县迎来了漫长的雨期,地里的秋粮亟待抢收。泽州县公安局党委高位推动,靠前部署,积极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助农纾困,同时组织各派出所派遣警力深入农忙一线,助力辖区群众开展秋粮抢收。
“这雨啊,淅淅沥沥下了快半个月,就没个停歇的时候!你看这地里的玉米,再泡几天就烂了,一发霉,俺们一年的辛苦就全白费了!”10月3日,面对上门走访的民警,南村镇村民张大爷跺着脚,声音里满是焦急。
“大爷您别急,我们来帮您!”得知农户们的难处,南村派出所副所长刘圣涛没多耽搁,转身就回所里调集人手。年轻的民警力气大,抡起镰刀收割玉米秆,动作麻利得像老把式,玉米秆应声倒地。年长些的辅警熟门熟路,双手翻飞着掰玉米棒,掰下来就往麻袋里塞,麻袋沉甸甸地鼓起来。
“每耽误一小时,农户的损失就可能增加一分。”正在现场指挥交通的交管大队民警张雪飞表示,针对粮食运输半径长、田间道路复杂的特点,警方动态调整执勤点,全力保障粮食运输通道畅通无阻。
为守住这份“丰收的喜悦”,国庆中秋假期,泽州县公安局党委组织机关民辅警下沉,与派出所社区民警一道,重点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家庭抢收玉米,用“警徽护农”的实际行动,为农户解难题、纾民忧。
保农:乡间路上巡起来
初秋时节,泽州县果园里一派丰收盛景。近日在高都镇西刘庄村润泽园合作社,圆润饱满的火龙果垂挂枝头,淡淡的果香在空气中弥漫,相邻的东刘庄村农兆福合作社里,蓝紫色的西梅缀满枝头。眼下,正值高都镇水果量产丰收的时间,为保证村民们都能收获“平安果”,高都派出所及时调整警务工作重心,为果农丰收保驾护航。
“果农一年的收入就在这段时间了,我们一定要竭尽全力守护好他们的劳动成果。”为防止村民的水果被盗,高都派出所优化警力部署,安排民警辅警在果园林地巡逻,持续开展“地空联勤”机制,打造“空中+地面”的立体防控体系,将“蜂巢”无人机飞向果园菜园、水果储存交易场所等区域,严防违法犯罪的同时大大降低了“顺手牵果”的情况,尽心竭力保护果农利益。
为防止农用物资和农用设备盗窃案件发生,各派出所加大对农村地区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联合相关部门深化农资打假治理行动,对农资产品经销网点展开地毯式排查,严防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流入田间地头,严防坑农害农案事件发生。
护农:田间地头聊起来
硕果累累的秋天给丰收的农户带来喜悦的同时,各类秋收矛盾纠纷的警情也随之增加。泽州县公安局积极行动起来,开启化解矛盾纠纷“直通车”,将办公地点搬到田间地头。
“大家有话要好好说,没有什么矛盾是解决不了的。”10月9日,在大箕镇秋木洼村,村民和收购商因为收购价格发生争执,大箕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民警安抚双方情绪,经过耐心调解,运用“情理法”三重调解法,从法律角度分别为双方摆事实、讲道理。经过耐心劝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握手言和。
“多亏民警及时调解,要不然我们的纠纷不知道要闹到什么时候。”村民老李感激地说。
为确保涉农警情快到场、快处置、快调解,民警辅警以“秋收警务”为着力点,走进村屯小巷和群众家中,树立“田间地头就是防范源头”的理念,从细微处着眼、从细小处抓起,在农忙闲谈中努力破小案、解小忧、纾小难,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发现在早、化解在小,累计调解各类涉农纠纷21起。
利农:安全知识讲起来
“大家一定不要焚烧秸秆,防火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懈。”泽州是玉米种植大县,针对辖区秋季防火形势,民警辅警接连入户开展农作物秸秆焚烧宣传和巡查工作。联合村委共同加强对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巡查,做到“不烧一把火,不冒一处烟”。同时,加强野外违规用火管控力度,依法从重从严从快打击违规野外用火行为,加强焚烧秸秆危害宣传力度,切实从思想源头上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
连日来,泽州县公安局各派出所民警在农户们采摘歇息时,以身边事警示身边人,普及法律知识和防诈识诈技巧,并现场答疑解惑,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针对秋收农忙时节涉农纠纷、火灾事故及盗窃、诈骗案件易发的情况,泽州公安充分发挥公安职能作用,社区民警、驻村辅警与村民们时不时“拉家常”,详细讲解电信诈骗的常见种类及套路,提醒村民提高警惕。
“一定要把头盔戴好,农忙固然是大事,但是生命安全更重要。”泽州交警部门还依托“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深入田间地头,以深化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为重点,紧扣“一盔一带”“一老一小”主题,全方位、多角度向村民们讲解交通知识,引导群众摒弃交通陋习。
秋收是农户一年中的大事,泽州县公安局将继续深耕“秋收警务”,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切实把实事办到百姓的心坎上,让警徽陪伴农忙,让警灯护粮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