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大同市云冈区西韩岭乡北村:智慧农业赋能特色种植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10-21 15:10:54 来源:记者观察网

记者观察网山西1021日电(吕江 通讯员 楚向东)近日,走进云冈区西韩岭乡北村,一座座现代化高标准新型钢架温棚整齐排列,成为乡村田野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作为当地智慧农业发展的标杆,北村依托本土资源深耕特色种植业,通过科技赋能让传统农业焕发新活力,走出了一条“技术引领、产业升级、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图片2

“最骄傲的不是修了多少路,而是让村里的大棚学会了‘说话’。”北村村委副主任昝青的话里满是自豪。三年前,村民张建新至今仍清晰印在他脑海里——一场倒春寒冻坏了半棚果子,他叹息地说道“咱农民还是逃不过看天吃饭的命啊。”那天棚膜上的冰碴化成水,滴在土地上,也深深滴进了昝青心里。

转机出现在区里推行智慧农业试点时。北村咬着牙凑钱,为五个示范棚装上了传感器,土壤湿度、空气温度、光照强度等数据能实时传到手机上。张建新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起初他总念叨:“一根线能比我种了三十年地还懂庄稼?”直到去年夏天,传感器突然报警提示土壤湿度异常,他半信半疑去查看,发现滴灌管破裂,若再晚半天,刚挂果的黄瓜就会旱死。从那以后,他每天早上第一件事不是进棚,而是点开手机看数据,还总追着年轻技术员问:“这光照数值咋调才能让番茄更甜?”

图片3

图片4

如今的北村,100多座现代化高标准新型钢架温棚及两座育苗中心构成的规模化种植基地,已全面引入智能物联网系统。这一技术应用不仅让去年节水省电近十万元,亩产还提高了两成。依托这一基础,北村构建起“技术示范-品质溢价-多元增收”的完整产业链。村里进一步拓展农业价值空间,将特色种植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打造集观光、体验、采摘于一体的农旅项目,形成多业态联动的乡村振兴产业矩阵。

“现在这地是真‘聪明’了,咱农民的日子也跟着亮堂起来。”李建国笑着说。阳光透过棚膜,照在他的笑纹里,也照在闪着光的传感器上。北村的实践证明,这不仅是土地的智慧,更是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传统农业转型提供了生动借鉴,彰显了智慧农业在激活乡村发展动能中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田文璐】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