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观察网山西10月30日电 (贾亚鹏)2025年10月30日,山西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太原召开。会上,晋中金融监管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瑞中围绕“扎实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 助力晋中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介绍了该局坚决扛起监管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按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金融监管局工作安排,紧扣晋中实际,扎实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助力晋中经济向上向好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截至2025年9月末(下同),晋中市银行业信贷供给高位运行,各项贷款余额3398.39亿元,较年初增长5.89%,排名全省第二。其中,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领域贷款余额1451.64亿元,较年初增长20.38%,高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4.49个百分点。保险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晋中市保险业保费收入89.39亿元,全省排名第四,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达8.13万亿元,赔付支出32.53亿元。
锚定科技引领,筑牢新质生产力金融支撑
强化政策驱动。与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四轮驱动”打造科技金融晋中新高地”行动方案》。引导金融机构聚焦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各类需求,创新推出系列定制金融产品66个,编制完成全省首个科技金融产品“电子书”。推动科技金融专项贷款贴息政策落地,累计为56家企业争取贴息补贴285.9万元。
健全工作机制。指导各金融机构设立专营机构,对接晋中市政府高标准建设“晋创谷·晋中”部署要求,明确驻晋中农行、交行为科技金融主办行,指导其在“晋创谷·晋中”挂牌设立科技金融特色支行,“一园一策”定制金融服务方案。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建立科技金融名录库,收录企业356家。指导金融机构入企“上门”精准对接,192家企业与银行达成合作意向,签约金额超20亿元。
创新金融支持。全市科技贷款余额370.61亿元,较年初增长16.76%。一是创新“组合贷”融资模式,针对科技企业缺少抵质押物的实际,指导金融机构推出量身定制“金融套餐”。二是创新优化科创型企业融资授信评价模式。三是创新保险保障服务。
聚焦绿色低碳,打造转型发展金融引擎
组织开展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项提升行动,引导银行保险机构以多元化、精细化金融服务全方位支持晋中绿色转型发展。支持浦发银行晋中分行依托“数智化运营服务平台”,通过“绿股、绿债、绿贷、绿租、绿财、绿信、绿智、绿资”八大产品类别体系,为全市传统能源重点行业低碳转型制定系列解决方案,形成了一定的“浦发绿创”业务口碑。全市绿色贷款余额452.54亿元,较年初增长27.75%,其中,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贷款余额128.05亿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余额237.52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13.90%和37.47%。
聚焦晋中市产业转型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引导全市银行机构积极对接省委“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和“三个一批”活动,有效增加信贷供给。农行晋中分行将信贷资金优先投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生态保护、绿色交通等重点转型领域,贷款余额在晋中市四大行份额占比达55.09%。全市银行机构共支持转型重点项目102个,贷款余额310.74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80.71亿元,占比达90%以上。
支持培育壮大晋中市10条重点产业链、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专业镇建设,助力制造业振兴升级。交通银行晋中分行、晋商银行晋中分行在太谷玛钢、榆次纺机液压、祁县玻璃器皿、平遥牛肉和平遥推光漆、平遥铸造等5个专业镇投放贷款余额2.13亿元。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388.83亿元,较年初增长6.67%。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84.64亿元,较年初增长16.14%,高出制造业贷款整体增速9.47个百分点。
深耕普惠金融,夯实共同富裕金融根基
支持民营、小微方面:推动成立市级民营企业融资工作组,持续加大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全市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422.70亿元,较年初增长9.1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将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无还本续贷、普惠信贷尽职免责等政策要求嵌入到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01.51亿元,较年初增长21.81%。与专班单位协同联动,加强监测分析,定期对阶段性运行情况进行通报,强化跟踪问效,合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贷款难题。已累计走访各类市场主体49万户,累计为2.4万户/次各类经营主体授信338.42亿元,贷款315.23亿元。
支持乡村振兴和服务三农方面:督促银行业机构继续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多措并举强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金融助力“千万工程”、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专班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肯定。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深化支农金融服务,阶段性完成涉农贷款增长和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目标。全市涉农贷款余额1451.56亿元,较年初增长6.82%。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347.54亿元,较年初增长13.50%,高于各项贷款增速7.61个百分点。
推动开展地方特色保险。指导太平洋财险晋中中心支公司针对榆社县肉牛养殖模式,创新研发并落地首单“政策性肉牛收入保险”,标志着农业保险逐步从“事后补偿”向“事前预防+事中减损+事后保障”全链条服务转型。已累计为3607头肉牛承保,共提供风险保障4850万元。推动中煤财险晋中中心支公司为种羊养殖业创新定制“财政补贴保费+保险保障风险+银行配套融资”保险方案。创新推出玉米节气气象指数保险,推动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覆盖面达60%以上,累计为23.22万户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71.45亿元,向6.81万户农户支付赔款1.14亿元。
服务民生保障方面:持续做好房地产金融服务,推动“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保障合规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累计为21个“白名单”项目发放贷款42.28亿元,投放率74.79%,较年初提升5.99个百分点。助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做好“好房子”试点项目金融支持,及时向银行机构推送“好房子”建设试点项目清单。全市银行机构主动对接,已累计为“好房子”建设试点项目发放开发贷款7.98亿元、个人住房贷款1.72亿元。
针对“营运货车、巡游出租车及新能源网约车”等高风险车辆投保难、投保贵问题,积极争取确定为全省营运货车承保服务工作试点。制定《晋中市营运货车理赔处理协同工作实施细则》《晋中市财产险公司营运货车阳光拆检实施方案》,创新建立“高风险车辆协调承保+联合承保绿色通道并行机制”,开通“营运货车承保绿色通道”,有效解决高风险车辆承保难问题。全市财险机构今年已累计承保8.27万台营运货车交强险和5.87万台营运货车商业险。
紧盯养老需求,构建幸福保障金融生态
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求,推动健全养老金融工作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完善适老设施配置,升级改造智能服务终端,持续提升柜面服务水平。支持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加大相关产品开发和宣传,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参与积极性,实现资金账户数和缴存规模稳步增长,全市个人养老金累计开户超40万,缴存规模达4646万元。增加养老产业、银发经济信贷支持,全市养老产业贷款余额8635.77万元,较年初增长49.15%。
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商业保险年金业务,工行晋中分行托管企业年金规模达3.03亿元。推动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中国人寿晋中分公司推出国寿银龄安康综合意外伤害保险,已累计承保29.43万人。鼓励开发适配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新产品,全市寿险机构已累计推出相关产品20余个。
拥抱数字变革,激活高效服务金融动能
推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引导金融机构强化手机银行、掌上保险、线上承保理赔等业务平台的建设和营销推广,业务经营逐步向线上化和自动化迈进,全市金融机构电子数字化交易替代率达到80%以上。农行晋中分行、中行晋中分行搭建智慧校园、智慧党建、智慧食堂、线上首付等高频应用场景达194个,客户数超50万户。
支持数字经济发展。中行晋中分行、农行晋中分行、兴业银行晋中分行、晋中开发区农商银行等银行业机构围绕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特点,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提供专项贷款等方式,推动晋中传统产业向智能化升级。全市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23.32亿元,较年初增长13.88%,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22.83亿元,占比近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