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3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朔州检察机关发布2025年工作成效:高质效办案护航高质量发展与民生福祉

2025-10-31 17:11:01 来源:记者观察网

记者观察网山西10月31日电(宿义)10月31日上午,朔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朔州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了2025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护航民生民利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与成效。朔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梁海萍出席并作主题发布,办公室主任兼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郭凯宇、第六检察部主任李跃霞、第七检察部主任潘永平分别回答了记者提问。

微信图片_20251031124659_22_2

聚焦平安建设,以检察担当守护社会安定

发布会上,梁海萍副检察长首先通报了检察机关在维护安全稳定方面的成果。她指出,朔州检察机关始终将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作为首要任务,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今年以来,共批捕各类犯罪431件517人,起诉775件1038人。其中,对故意杀人、抢劫、毒品等严重暴力犯罪起诉66件88人;对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保持高压态势,起诉42件51人。孙某某投放危险物质案被评为全省典型案例。

在参与市域社会治理方面,检察机关成效显著。针对命案治理形成的调研意见推动全市命案数量同比下降53.33%,死亡人数同比下降61.90%。同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检察听证、引入心理咨询等方式化解矛盾,办理群众信访469件,7日内程序性回复率和三个月到期答复率均达100%。

优化营商环境,以法治力量保障经济发展

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检察机关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郭凯宇主任在答问时介绍,全市检察机关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提起公诉70件104人。扎实推进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核查涉企重点案件118件,监督立案3件、监督撤案2件,清理涉企“挂案”4件。

知识产权保护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一环。检察机关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作用,“右玉羊肉”地理标志保护案及相关经验做法获全省推广。此外,围绕生态环保、反腐败斗争等工作,检察机关开展专项监督,起诉职务犯罪31件32人,包括厅局级干部2人、县处级干部6人,检察阶段追赃挽损958万元。

守护民生福祉,以如我在诉情怀做实司法为民

梁海萍副检察长强调,检察机关始终将守护民生民利放在突出位置。在食药安全领域,开展“益”路行专项监督,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5件,通过现制现售饮用水安全专项监督督促整改不合格饮水机852台。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备受关注。潘永平主任在回答关于如何平衡“严惩侵害”与“教育挽救”时表示,检察机关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一方面,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批捕20人、起诉21人;另一方面,对涉罪未成年人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批捕11人、起诉19人,并积极探索综合履职,形成保护合力。同时,构建多元救助体系,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28件28人,发放救助金32万元。

公益诉讼发力,以精准监督维护公共利益

公益诉讼检察是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力量。李跃霞主任用具体数据展示了工作成效:全市共立案178件,通过办案督促修复被损毁林地、耕地227.4亩,清理污染河道1.5公里,清除固体废物16.19万吨,追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158.33万元,收回国有财产1906.56万元。

她特别指出,工作中强化“检察+”协作机制,运用大数据模型办案30件,超过91.2%的公益受损问题在诉前得到解决,形成了保护合力。

锻造过硬队伍,以严实标准夯实发展根基

梁海萍副检察长还介绍了队伍建设情况。全市检察机关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强化政治建设与业务能力提升,组织政治轮训覆盖180人次,业务培训10余次。同时,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三个规定”,填报相关事项326件,并通过案件评查等机制确保检察权依法规范行使。年内,全市检察机关共有16个集体和个人获省级以上表彰,8件案件获评省级典型案例。

梁海萍副检察长最后表示,朔州检察机关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系列全会精神,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基本价值追求,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朔州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责任编辑:田文璐】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