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11月26日电(记者 关俊龙)“全省共批准用地77.23万亩,供应土地85.49万亩,有力保障了基础设施、民生项目、产业转型、乡村振兴等用地需求。比如,推动加快集大原高铁开通,乌兰察布至大同南最快40分钟可达,呼和浩特东至太原南最快3小时12分钟可达,大幅压缩晋蒙间旅行时间,显著提升了交通效率。”在11月26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姚青林介绍山西省自然资源部门在土地要素保障方面推出的有益举措。

一是用地政策“精准适配”。完善各类用地保障政策工具,先后出台了做好用地要素服务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产业用地支持政策23条、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提升重大建设项目用地服务效能24项等系列措施,为项目及时落地提供精准政策依据。
二是要素支撑“精准有力”。每年年底前都要提前对地方下一年度项目用地需求调查摸底,主动对接能源、交通、水利等用地大户,做好土地要素统筹安排。精准有效配置土地资源,重大项目优先配置,对省级以上重大建设项目允许以借用、调剂方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积极推进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和闲置土地处置,消化批而未供土地49.51万亩,处置闲置土地9.45万亩。同时,深化“标准地”改革,全省共出让13.91万亩,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三是用地审批“提速增效”。2023年11月以来,全省开展了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提速增效专项行动;进一步优化了审批流程,加强了工作调度。省政府将全省91个县(市)的部分用地审批权授权委托至市政府,单独选址项目、省以上开发区项目用地可直报省级审查;进一步优化服务,对重点工程项目实行“一对一”跟踪式指导服务,全省用地审批质效逐年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