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峰峪是一个深度贫困乡,全乡19个村全部为贫困村,是全省唯一的整体贫困乡镇,贫困发生率为46.2%。
受习近平总书记“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理念的启发,峰峪乡党委以脱贫攻坚为契机,立足全乡生态资源优势,全力打造桑干河沿线旅游经济带,目前已形成了以国家级湿地公园、东马庄梨园、徐疃古堡、经纬庄园为点,千亩菊花景观农业为面的综合旅游体,并以此作为全乡脱贫致富的抓手。多种产业结合发展,直接带动了全乡的脱贫发展,2018年底峰峪乡19个村全部退出贫困村行列。2014年建档立卡之初,贫困户平均收入2600元,到了2019年贫困户收入增加到6500余元,脱贫效果显著。
花团锦簇吐芬芳,大美峰峪菊花情
夏日初晨,太阳缓缓升起,晨曦撒落在峰峪乡的3000亩万寿菊种植园上,田野上嫩绿与金黄交相辉映,长势喜人的万寿菊在沃土的滋养下次第绽放出嫩黄的花蕾。朵朵金黄色的花团挣脱绿叶的庇护争相斗艳,给青翠的山谷、田野抹上一袭暖黄,芬芳馥郁,满目尽带黄金甲,在大同市云州区的土地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峰峪乡万寿菊种植基地是全乡推动有机旱作农业发展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基地之一。基地充分发挥龙头引领带动作用,全面实施“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由大同海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流转土地3000亩,惠及农户618户,其中贫困户434户,每亩给予农户土地流转费和管理费1800元,雇佣贫困户800多户务工,户均增收1万多元。
依托万寿菊,结合峰峪乡土文化的优势,峰峪乡积极推进观光旅游与民俗文化、乡土文化等深度融合发展,为推动旅游业优质高效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本是六月西湖的风光景色,但现在来到峰峪乡东马庄梨园一样可以欣赏到一望无际的碧绿荷叶以及亭亭玉立的荷花绽放。
峰峪乡东马庄利用本村紧邻册田水库的地理优势,与大同市梨园水庄嘉年华生态农业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发展旅游经济。大同市梨园水庄嘉年华生态农业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1.3亿元,已投资7000万元,建设千亩梨园,集农业科技、种植、养殖、采摘、游乐、观光、休闲康养于一体,同时组织建设千亩梨园停车场、打造“农家乐”,逐步形成“旅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流转土地2000亩,惠及农户80余人,每亩收入400元左右,雇佣农户务工200余人,人均增收1万5千余元,走出一条乡村旅游的发展之路,从而带动全村百姓致富奔小康。
峰峪湿地美名扬,千年桑干润古今
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以湿地公园景观、田园景观为基底,围绕农耕、湿地养生、水上体育娱乐为产业支撑,是一个综合农业休闲、山林游憩、养生度假为一体的山水田园休闲养生度假胜地。峰峪乡的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是远近闻名,远离城市的喧嚣和车水马龙,荡一叶扁舟,遥望远处的山,近看波光粼粼的水,蓝天白云芦苇荡,风景美如画。景区还为30余位农户提供了保安、划船工人、食堂管理人员等岗位,人均每年增收2万余元。
四季“经纬”美如画,蔬果盛会聚仙客
春来赏花,夏到尝杏,秋至摘果,冬临赏景,峰峪乡经纬生态庄园四季如画,风情独特,共投资700万元,园内高标准栽植大接杏、黄梨、柿子、核桃、枣树等水果以及精品蔬菜,是休闲游乐,绿色旅游的绝佳之所。除风景绝佳以外,该园还为农户提供30多个工作岗位,人均每年增收2万余元,真是“果实累累压枝头,农户增收展笑颜”。
展望未来,峰峪乡继续紧抓乡村振兴的大好机遇,多措并举做强脱贫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完善公共事业、发展生态旅游,建设秀美、富裕的新峰峪,带领全乡老百姓同全国人民一起步入小康社会。(周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