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2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厚植至真至诚为民情怀

2020-09-22 14:41:32 来源:山西日报作者:李慧勇

“‘半条被子’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和为民本质。”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湖南考察时强调,今天,我们更要坚定道路自信,兑现党的誓言和诺言,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命运与共,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感情与心灵的沟通,从来都是联系群众的前提、成就事业的基础。1934年,红军长征路过湖南汝城县沙洲瑶族村,留下了“半条被子的故事”,传为佳话。“半条被子”的故事尽显至真至诚为民情怀,让人民群众直观地认识了共产党,打心眼里把红军当成自己的部队。而今,这里建有“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成为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开展红色旅游和红色教育的良好载体,同时也是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生动教材。

厚植至真至诚为民情怀,是由党的宗旨和性质决定的,同时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重要的方法论。促膝谈心、推心置腹,可化干戈为玉帛,消矛盾于无形,促进工作、搞好团结、凝聚人气、鼓舞人心;而情不得通、郁不得诉、不平难鸣,就会人心涣散、士气低落、斗志尽失。理解人、关心人,带着情感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以真服人、以情动人、以诚感人,既能够深入别人内心,同声相应,也能影响和感动对方,激发共鸣,达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效。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情怀是精神底色,是人的精神力量的内在源头。不管时代场景如何变化,技术变革怎样改变生活,对群众的真挚感情不能变,主动接地气、听民声、察民情的作风不能丢。一个共产党人,不管走多远,只要心系群众,就有了方向和力量。坐在车里转、隔着玻璃看、拿着材料判、听着汇报断,永远无法走进群众内心。扑下身子、扎根基层、沉下心来,深入到群众最深处,与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成为贴心朋友,才能吸取养分、找到难题的破解点,开拓思路、增长干事的本领,跳出小我、成就大我,挺起精神脊梁。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人民情怀是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最朴素、最持久的动力源。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常思“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的馈赠之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饮水之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养育之恩,牢记“做人一辈子,做官一阵子”,以谦虚谨慎的作风和甘当公仆的心态,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感民之所感,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如是,我们就能汲取无穷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列宁讲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真情是驱动力,实干是试金石。“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困难挑战前所未有,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就会不难。这就要求我们,厚植至真至诚为民情怀,怀着夙夜在公的真挚情感,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攻坚克难,担当作为,在新长征路上创造新辉煌、赢得新荣光。

 


【编辑:】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