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
山西省高度重视“双一流”大学建设,近年来以“三个调整优化”为抓手实施“1331工程”、新政“12条”等重大举措,支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和中北大学率先发展创建“双一流”大学。
那么这三所高校的特色和优势在哪里?在冲击“双一流”大学创建的征途上又是怎样“乘风破浪”的?
山西大学
中国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与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一起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纪元,是三晋大地百年文化科教的重镇,历经118年办学历程,山西大学培育出30多万名优秀人才。2017年,山西省出台意见支持山西大学深入实施“1331工程”,对标“双一流”实现率先发展。2019年,成为山西省唯一一所入选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高校。2020年7月,北京大学原副校长王仰麟入晋履新出任山西大学党委书记。
目前,山西大学党政“一把手”均来自北京大学,近年来通过全面实施“1331工程”,在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现有1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5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化学、工程、材料、环境-生态4个学科入选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
值得称赞的是,该校光电研究所所长张靖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在连续变量量子信息、超冷原子物理等方面实现重要突破。
太原理工大学
其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与山西矿业学院合并组建太原理工大学,同年跻身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
目前,该校18个专业通过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各类创新团队在国内外竞赛中屡创佳绩,大学生学科竞赛成绩稳居全国高校50强。
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
……
2020年4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入晋担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日前,山西高等教育界引进今年以来的第三员强将,曾任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的孙宏斌就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中北大学
是由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前身为1941年八路军总司令部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办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兵工学校——太行工业学校,被誉为“人民兵工第一校”。
现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防科工局“十三五”国防特色学科(方向)5个,省重点学科24个,山西省“1331工程 ”一流学科1个,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工程学、材料学、化学学科群ESI排名位列全球前1%,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获评B+。
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国家级高级专家1人。
……
在特色融合发展、国家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做出重要贡献
11月5日,山西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会议指出,支持中北大学创建“双一流”大学。
当前,山西正处于全面推动转型发展,奋力攻坚克难、追赶超越的关键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创新、渴求人才。必须继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高校高质量发展,创建“双一流”大学,凝练一流课题,打造一流平台,以一流的政策,引一流的人才,带一流的团队,出一流的成果,让更多高校科研工作者敢于问鼎科学前沿、勇攀科技高峰,让山西高校在转型发展蹚新路上勇立潮头,逐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