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召开第193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12月26日本市新增5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均住在顺义区,该区第一时间对上述人员所涉及的南法信镇西杜兰村、东海洪村实施封闭式管理,并启用111个核酸采样点对相关人员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自12月27日起,顺义区南法信镇西杜兰村、高丽营镇张喜庄村升级为中风险地区。全市已有3个中风险地区,各区进入应急状态。2021年元旦、春节“双节”将至,为做好“两节”期间文化和旅游领域疫情防控,防止人流大规模聚集,全市将采取一系列疫情防控和应对大人流措施。
26日新增5例确诊病例
顺义两村升级为中风险地区
昨日的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12月26日,全市报告5例本地确诊病例,近14天全市累计报告9例本地确诊病例。经市疾控中心评估,按照《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分级标准》,自12月27日起,顺义区南法信镇西杜兰村、高丽营镇张喜庄村为中风险地区。目前,全市共有中风险地区3个,为朝阳区汉庭酒店大山子店(包括底商)、顺义区南法信镇西杜兰村、顺义区高丽营镇张喜庄村。全市其他地区均为低风险地区。
“当前北京出现多点零星散发病例,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进入应急状态,以更坚决态度、更严密措施,全力以赴、从严从快抓好疫情处置,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和建在会上表示,要加快流调,及时锁定密接者和次密接者,第一时间切断病毒传播链条。相关区要主动筛查,做好重点区域、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快检快出、全覆盖不遗漏。
徐和建介绍,市里已经向相关区派出工作指导组,加强防疫工作指导。全市将严格管理,依规划定风险地区,对病例所在的社区、村等区域严格实行封闭管理。加强集中医学观察点管理,做好发热门诊、急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防院感工作,严格私人诊所、小诊所、药店监管。对餐饮场所、零售市场、农贸市场、商超等公共服务行业新入职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另外,要求做好各类考试防疫工作,严格落实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测温验码等措施,对重点区考生单独设置考场,做好应急准备。
原则上不举办各类庙会
暂停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审批
昨日的发布会上,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表示,“两节”期间,本市原则上不举办各类庙会、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大型演出、游园会、联欢会等节日文化活动,确须举办的应在慎重评估基础上从严审批,落实“谁主办,谁负责”要求。另外,还将制定完善宗教场所“两节”应急防控预案,采取实名预约、总量控制、入场检查、分时限流等措施,严控觐香、祈福等活动规模。
同时,全市将对公园、景区客流量开展实时监测,组织百度、高德等主流网络地图厂商为群众出游提供及时指引,有序疏导市民和游客选择出行路线、时段和公园、景区。“坚持实时监测、动态研判、跟踪评估,精准实施文化和旅游场所大人流预警响应,动态调整防控政策措施,严防人员大规模集聚风险。”周卫民强调说。
周卫民表示,本市将暂停受理审批“两节”期间举办的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已经审批的,各类演艺机构要落实“谁主办、谁负责”的要求,控制“两节”期间商业演出活动规模,严格落实演出现场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严格进出京旅游管控
继续暂停出入境旅游业务
周卫民介绍说,本市将严格进出京旅游管控,倡导各地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不组织旅游团队进京。本市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不开展在京人员赴中高风险地区的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不接待14天内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入境人员来京团队旅游,继续暂停出入境旅游业务。
全市将加强对团队旅游管理,按照“谁组织、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旅行社和相关企业主体责任,合理调控进出京旅游团队规模,严格落实北京和京外旅游目的地(含途经的各地)疫情防控要求,合理安排团队旅游线路、规模和出游时间,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全程逐人落实防控要求。
另外,不接受14天内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和入境人员入住酒店和乡村民宿或进入景区游览。低风险地区进京人员入住酒店和乡村民宿需持“健康宝”未见异常状态。文化旅游场所提供餐饮服务,要求严格落实餐饮场所疫情防控指引并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公园、景区等限流75%
做好老年游客扫码服务保障
周卫民介绍,“两节”期间本市将加强公园、景区及游客集聚地流量管控。在落实各项常态化精准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全市公园、景区、名胜古迹等要继续贯彻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按限流75%开放;演出场所、娱乐场所、上网服务场所也要求按限流75%开放。影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室内公共场所,应按照防控指引要求开放。
根据要求,营业或开放的旅行社、酒店、公园、景区、乡村民宿、乡村旅游民俗户(农家乐)以及演出场所、娱乐场所、上网服务场所、影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文化活动中心等接待单位,要求严格落实测温、验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常通风、勤清洁消毒等常态化防控措施,做好人员健康监测并备足防疫物资,同时要做好老年游客“健康宝”扫码服务保障工作。
本市文娱场所则要求落实分时段预约限流、外围疏导、热力提示等措施,因地制宜控制瞬间流量,并对人员数量实行动态管控,防止人员拥挤聚集;重要游览点、观景平台、冰雪景区、交通接驳点、狭窄通道、购票、餐饮以及各类节庆活动等容易形成游客聚集拥堵的区域,要求加强对旅游团队和游客的引导疏导,严防人员聚集和拥挤踩踏。
周卫民表示,“两节”期间,将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以及应急值班值守和信息上报制度,市区两级文化旅游综合执法部门将对重要景区、宾馆酒店、文娱场所、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宗教场所等文化旅游场所加强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的督查检查。
基层举措
顺义启用111个核酸采样点
目前已采样超80万人
针对新增本土病例,顺义区迅速采取措施。据顺义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支现伟介绍,顺义区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24人,密接的密接153人,已全部落实管控措施。目前,顺义区已启用111个核酸采样点,8000余名社区工作者、国企职工、下沉干部和1750余名医务人员,争分夺秒昼夜奋战在大规模核酸检测的第一线,截至12月27日15时,已采样838270人,已出结果389294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余样本正在紧张检测工作中。
此外,顺义区第一时间对确诊病例所涉及的南法信镇西杜兰村、东海洪村实施封闭式管理,对高丽营镇金马工业区戴姆勒东北亚零部件贸易服务有限公司北京配件中心、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顺义基地进行封控,全员进行核酸检测,严格健康监测。顺义区已经制定了《关于病例所在小区(村)封闭管理指引(试行)》,进一步对相关防疫要求措施制度化、规范化,提高社区防疫管理水平。
支现伟说,顺义区紧盯重点人员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将全力配合首都机场做好防疫工作,地企联防联控,严格闭环管理;继续加强冷链企业、冷链食品的安全检查,全区已建立涵盖343家市场主体、549个冷冻库的管理台账;对商超餐饮单位加大检查力度,测温、扫码、限流、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一条都不能少。对全区所有小药店、小门诊开展全面检查,严格退热、咳嗽类药品信息核查登记;加强预检分诊和院感防控,对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者,严格留观。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加强防控措施。
首都机场设国际进港航班处置专区
昨日的发布会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莹介绍了首都机场国际进港旅客的保障流程。赵莹表示,国际进港航班抵达首都机场之后,旅客所在的处置专区是物理隔离,整个转运全流程实施闭环管理,与旅客接触的工作人员全面防护,处置专区的环境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据了解,国际航班进港后均停靠处置专区,旅客下飞机后在处置专区办理入境手续,随后,由专门的转运巴士转运出机场。首都机场的处置专区是一个独立的航站楼,从空间上实现了物理隔离,旅客从处置专区经停机坪转运离开机场有专门的运送流程,整个过程不会与其他旅客发生接触。
对进入处置专区的工作人员,首都机场严格按照规定落实个人防护措施,并且按照“一进出一检测”的标准对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每周对处置专区环境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位置覆盖频繁与旅客发生接触的服务设施以及空调风管、出风口等,截至目前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赵莹说,目前首都机场对处置专区进行“一航班一消毒”的全面消杀,航站楼和停车楼等旅客活动区域,每2个小时会对“电梯按钮、自动扶梯扶手、柜台、安检筐、座椅、手推车”等旅客接触较为频繁的物品表面和旅客卫生间进行一次全面消杀。每6小时对墙面和地面进行一次全面消毒。针对与旅客有密切接触的安检等岗位配备随身“手消”用品,实施“一检一消”。针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到达的航班使用固定的停机位、固定的行李转盘,实施“一航班一消毒”。按照客运流程环境监测标准,定期开展环境监测,目前所有结果均为阴性。
另外,大兴机场的国际航班目前还没有恢复运行,不过环境检测和消杀标准与首都机场一致。目前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运行正常。
新增5例确诊病例
均为此前病例的密接
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通报,12月26日0时至24时,本市新增5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均住在顺义区。
昨日,顺义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支现伟详细介绍了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行动轨迹,他们均为此前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其中,有2例确诊病例为25日报告的确诊病例张某某同乡,另1例无症状感染者为“花小猪打车”平台网约车司机,曾搭载确诊病例张某某。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5例确诊病例中,有3例的工作地点均为顺义金马工业区戴姆勒东北亚零部件贸易服务有限公司,另有1例的工作地点是顺义金马工业区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5例确诊病例多次前往的地点包括张喜庄村爱来客生活超市、西杜兰村内华联生鲜超市等。此外,其中还有三人出现咳嗽等症状未就诊,曾有人自行到村内药店买感冒药。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上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为此前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5例确诊病例及12月25日确诊病例之间互为亲友关系,涉及3个家庭,曾于近日在一起聚会或一同购物。有关部门已对上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
在境外输入方面,12月26日,本市新增3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根据市疾控中心通报,这些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从巴基斯坦输入,乘坐国航CA946航班,于12月25日抵达北京首都机场,机上座位分布于49排至54排。目前,已对上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其居住的集中隔离酒店等场所进行消毒,落实相关管控措施。
早高峰多条地铁线
大客流车站将限流
北青报记者昨日从北京地铁和京港地铁公司了解到,因疫情防控需要,早高峰时段京城多条地铁线路大客流车站将限流,具体涉及4号线、5号线、6号线、10号线等多条线路大客流车站。同时,地铁方面将尽最大努力,持续落实消杀、测温等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并为乘客疫情期间安全出行提供充足运力保障,全力保障乘客安全健康出行。
据北京地铁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地铁“超常超强”运营保障措施将再升级。在既有超常超强措施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高峰时段满载率较高的6号线、10号线、13号线3条线路,再次加密车次,通过增加上线运行列车方式,削减最大断面列车满载率。
据了解,为进一步降低车内乘客密度,北京地铁采取网络客流管控措施,早高峰时段5号线、6号线、10号线、13号线、15号线、亦庄线、房山线、昌平线等8条线24座车站将采取限流措施,合理控制乘客进站、安检速度,控制列车满载率。
据京港地铁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京港地铁将进一步加大运力,强化行车组织,做好列车满载率控制。对客流整体较大的4号线和大兴线,工作日在此前每日早高峰加开3列临客的基础上晚高峰再加开3列临客,按照最大运输能力组织行车;14号线东段,工作日在此前每日早高峰加开2列临客的基础上早晚高峰再共加开5列临客。通过加大运力,及时客流疏导,减少乘客在车厢、车站内的聚集。
京港地铁通过设置满载率观察员,多点位对客流进行监测,对客流集中区段强化针对性的客流组织,适时采取限流措施,提示乘客在车站和站台候车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具体的限流线路涉及地铁4号线、大兴线和14号线,限流车站为地铁4号线公益西桥、角门西、北京南站;大兴线新宫、西红门、枣园、天宫院站;地铁14号线景泰、方庄、十里河、北工大西门。上述车站均在早高峰时段限流,其中少数车站在晚高峰也采取限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