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2日挂牌成立,主要负责综合统筹未成年人审判指导,参与未成年人案件审判管理,协调开展未成年人案件巡回审判等工作。
记者了解到,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将结合社会反映的热点问题、实践反映的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研究,通过制定司法解释、司法政策或发布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及时给予有效指导。要加强少年司法理论研究,充分运用司法大数据,加强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特点、态势、规律的分析研判,为党委政府决策和制定司法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最高法指出,各级法院要充分发挥少年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审理涉未成年人各类案件,继续加强与各方面协作配合,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要牢固树立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少年审判工作理念,要依法严惩杀害、性侵、拐卖、虐待等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防范遏制此类犯罪发生。要依法妥善审理涉未成年人抚养、教育、监护等各类民事案件,深入研判涉未成年人民事权益纠纷特点趋势,加强对未成年人权益的全面保护。要总结发扬寓教于审、圆桌审判等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探索创新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审判方式,体现司法人文关怀,帮助未成年犯改过自新。
同时,要坚持少年审判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充实少年审判力量,加强审判专业化、队伍职业化建设。提高少年审判司法能力,加强青少年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培训,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善于使用未成年人能够理解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不断提升办案质量效率和效果。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刘奕湛、刘硕)记者2日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将围绕低龄儿童犯罪、性侵儿童、拐卖儿童、校园欺凌、虐待儿童、留守儿童监护、儿童信息安全等社会关注的问题,司法实践反映的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少年审判问题研究。
据悉,最高法还将及时修改或者制定新的司法解释、司法政策,适时发布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通过强化审判指导,统一裁判尺度,确保每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的裁判彰显公平正义。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少年法庭办公室主任杨万明表示,少年审判30多年的探索实践充分证明,审判专业化是加强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司法保障的重要举措。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将有效整合少年审判工作力量,设立工作规则和运行制度,要会同审管办等部门做好对涉未成年人案件的专项统计、单独考核等工作。同时,要切实强化对全国少年法庭工作的统筹协调、统一指导,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在全国法院形成示范效应,充分发挥未成年人审判的既往优势,坚持并巩固已有的经验成果,推动全国少年法庭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