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舞蹈史诗《解放海南岛》是一台承载着海南省委省政府重托,承载着千万海南人民殷切期望的重大文艺创作活动,在6月30日进行了首演。我有幸作为演员之一,在全国上下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参与其中,倍感荣幸和自豪。这部剧以极简的方法、诗意的格调,生动刻画了我党我军的先驱们为民族独立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付出鲜血和生命也在所不惜的感人情境。
就像一次成功的战役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一部优秀的作品肯定也是各方面综合作用的成果:要有各组织单位的重视、信任和保障,要有高水平的创作团队,要有能够胜利、敢于胜利的队伍、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如今,距离大型音乐舞蹈史诗《解放海南岛》在海南省歌舞剧院演出结束已过了数日,但我的耳畔,时常还能回响起那些或悠扬、或激昂、或悲壮、或喜庆的熟悉的旋律;脑中的思绪也时常会伴着音乐交错时空,时而好像穿越到了七十一年前那些春夏之交、谷雨前后的日子。我喜欢里面的音乐、舞蹈、服装、造型、情节设置还有那些小的细节,这些精心的创作让我每次排练演出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对于观众也肯定是一部百看不厌的剧。
在众多创排人员中,我接触最早、观察学习最多的,是此次的总导演邓林先生。第一次见到邓林先生,是在海南省歌舞团的排练厅,只见一个文艺范男中年、头上戴着一顶帽沿朝后的棒球帽,圆圆的复古眼镜下是一双充满智慧的深邃的眼睛。如果是高明的电影导演,此时定会把镜头锁定这双眼睛,然后运用特效随着光线进入黑色眼珠中的时空隧道,两侧一帧帧幻灯片似的闪回着邓林先生的介绍及那光彩炫目的过往:“我国杰出的舞蹈编导家和舞台艺术家,中央民族歌舞团国家一级导演,中国视协电视舞台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多次荣获全国、全军及国际舞蹈大赛的编导金奖,荣获“20世纪华人经典舞蹈作品”,“30年来最受欢迎的舞蹈编导家”荣誉称号,多次荣获电视文艺晚会“星光奖”、“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屡次参与创作组织党和国家、军队的重大艺术活动。创作了几百部舞蹈、舞剧、歌舞诗、音乐剧、舞台剧和大型文艺晚会,是我国艺术届勤奋耕耘成果丰硕的作者……”
当时我尚不知道邓导是有如此耀眼成绩的前辈,也未曾想过,接下来的日子里将会有机会随邓导参演这部震撼人心的音乐舞蹈史诗,只是每天默默地学习着、观摩着。五六月份是海口最热的时候,最高温度每天几乎都在35度以上,但也就是这样的天气里,总是会出现美丽的彩霞。这样美丽的彩霞也会从天上飞下来,飞到我们的舞台上。让人民解放军和琼崖纵队的指战员们在它的照耀下,在当地黎苗族老乡们的协助下,借助现代的灯光、音乐、背景、道具,艺术的再现着曾经那一幕幕血色的浪漫、苦斗飞渡与胜利后的激昂欢悦…
等到我亲身参与进这部舞台剧的演出时,我才知道,这美丽的情景只是表面,舞台上更多的,是汗水背后的泪水,严格之后的合格。有一个情节,需要演员表现出一位老大娘在得知儿子牺牲后,忍着巨大的悲痛又意志坚定的号召更多的亲友同胞们为了全中国的解放送子弟兵上战场的感人画面,可是零零后演员凭着想象做出的动作略显稚嫩、空洞,面对此情此景,邓导把剧中扮演“母亲”的演员留在了台上,先是走到舞台前面授机宜,然后又亲自走上台做起了示范。在邓导手把手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的比划和讲解后,一个生动、具有感染力的角色便最终被演员完美地呈现出来。
而忙忙碌碌的邓导,这边刚在舞台上结束指导,又在对讲机里对调音台老师叮嘱着什么地方需要把音量推起来,什么地方需要绝对的安静,什么地方需要温暖一些,什么地方要混响多一些,这个时间点要切光、那里需要很白的刀刻斧凿般的效果、人物需要追光、追光的时长、光圈的大小,什么时候要面光,光的颜色……总导演就是这么事无巨细,小到字幕的内容、字号大小距离,各种幕布的高度、演员们的造型、位置、大到各个编导工作的布置、协调,都要兼顾,同时还要时刻关注舞台上下发生的各种状况,进行赞美、表扬、安抚或提出让人信服又易接受的善意批评。
邓导当过演员,亲身体会过演员们的不容易,知道面前这些歌舞演员还有艺术学院的学生们都在肩负着亲友师长们的嘱托用生命在追求着艺术梦想,他们在舞台上要给观众展现尽可能完美的艺术,背后却要自己承受很多:艰苦的训练、伤与痛、寂寞与等待。所以,邓导又像个领军打仗的将军,体贴疼爱着士兵,含着泪鼓舞他们继续顽强作战、不辱使命。有一次,刚刚排练结束,有个小伙子就摸着自己的后脑勺,侧着身顺着观众座位踱到了邓导跟前,指着肿着一个大包的腿汇报着恢复情况,邓导认真倾听着治疗措施并不时给出一些专业的建议,嘱咐着:这两天排练时,不要着急做技术性的动作,把软绷带和护膝戴上,在坚持的同时避免疼痛…在邓导悉心的指导下,小伙子表态没问题,能够坚持!此时的邓导,又仿佛一个慈祥的父亲,期望孩子们在困难中为了理想和目标坚韧前行。
在高效的组织协调下,创排团队高标准、严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排演工作,省委宣传部主要领导也在创作过程中提出中肯建议、排练最困难的时候带来鼓舞慰问、彩排时多次把关。特别是肖莺子部长,亲自协调从临高角海南解放公园纪念馆中把当时“渡海先锋营”的军旗借了出来,转交到演员们手中,嘱托大家,要爱护这面珍贵的锦旗,继承发扬先辈们革命优良传统,带着这面锦旗在台上演出,让它鼓舞着你们,完成好这次重大演出任务。
在这种种的鼓励和严格的要求下,最终我们迎来了《解放海南岛》的巨大成功,每一幕、每一个节目后观众们都爆以热烈的掌声,演出的最后,观众们挥舞着手中的国旗和党旗全场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邓林导演,从观众进场前就一直在观众席最后一排的调音台旁伫立着,此时,他用竖起的大拇指不断回应着台上台下的欢呼,这样的场景他应该再熟悉不过了。有位演员家属走到了邓导面前双手紧握着他的手激动的说道:祝贺演出成功,邓导您辛苦啦!话音未落,一旁的导演助理小杨就抹起了眼泪,而邓导依然微笑着,向这位家属、每一名热情的观众致意,尽管他已经数天基本上没有合过眼了……
《解放海南岛》虽已落下帷幕,但那面“渡海先锋营”的旗帜仿佛更加鲜艳和夺目。
(作者:张泽艳,山西晋城人,民族女高音独唱演员,海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三亚市音乐家协会会员,三亚人文地理学会副秘书长。2012年考入山西省歌舞剧院,2020年入职海南省民族歌舞团,系海南自贸港高层次引进人才。中国民主同盟盟员。2014年荣获山西省政府舞台艺术最高奖“杏花奖”;2020年荣获左权国际民歌赛铜奖。2021年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海南赛区声乐专业民族组银奖;2021年参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解放海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