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8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两优一先”风采】保障供应安全 践行国企初心

————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山西天然气有限公司党委

2021-08-12 11:02:16 来源:山西日报作者:晋帅妮 闫针利

628日,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华新燃气集团山西天然气有限公司党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这既是全省受表彰的党组织中唯一来自能源产业的党组织,也是全省国有企业中唯一受到表彰的党组织。

山西天然气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与泽归来后和全体党员分享代表公司党委赴京参加表彰的切身感受。他说:“这份荣誉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国企的‘根’和‘魂’。根深才能枝繁叶茂,有魂才能行稳致远。我们要筑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为山西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为三晋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继续贡献力量。”

山西天然气有限公司党委成立于2010年,目前有直属党委1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30个。天然气公司党委结合职能定位和管理特色,凝聚提炼出“不忘初心、党旗领航——‘1+5’引领企业创新发展”特色党建品牌,以精品党建赋能生产经营,先后被山西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山西省国资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强基固本——

党旗始终在管网一线高高飘扬

作为山西省属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燃气企业,华新燃气集团拥有居民、工业、商业、福利等各类燃气终端用户约650万户。山西天然气公司则负责全省长输管网的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承担着全省各市和省级天然气干线沿途县(市、区)的天然气供给任务。这张“网”贯通全省南北、沟通省内气源,长近4000公里,年管输能力近300亿立方米。这张“网”安全高效运行的背后是一个个基层党组织的有力支撑,以及党员群众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付出。

王与泽介绍,该公司党委始终坚持发挥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战略引领作用,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优先发展基层一线党员,不断充实基层先锋力量,目前基层党员人数占公司党员总数的77%。企业实现“关键岗位有党员领着,关键工序有党员盯着,关键环节有党员把着,关键时刻有党员顶着”。

同时,山西天然气公司党委坚持评优评先向基层一线倾斜,2020年度公司评优评先总数的70%来自基层一线,涌现出一批如忻州管理处党支部、阳泉管理处党支部、临汾液化公司党支部等成果卓越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一批批作风硬、本领强、勇担当的优秀党员,使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今年入汛以来,山西天然气公司维抢修技术服务分公司党支部积极开展练兵,对应急抢险车辆以及抢修设备进行定检,所有人员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奔赴现场。维抢修技术服务分公司目前共有62人,平均年龄32岁。他们承担着该公司所辖管线以及站场的抢险、维护、保养等任务。一名名优秀党员带头,带领大家攻坚克难,顺利完成一个个急难险重任务。维抢修技术服务分公司副经理郭亚博告诉记者:“天然气长输管线为高压管道,一旦发生泄漏,易引发爆燃或其他安全事故,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这不仅需要抢修队伍业务熟练,能够进行快速处置,还要非常有战斗力,能够打得了突击战,在极短的时间内啃下硬骨头。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时就凸显出来。”

强化引领——

促进党建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今年以来,天然气公司党委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班子成员带队下基层、入企调研。在此次活动中,销售分公司已从南到北走访城燃、重点用户近300户次,了解用户需求,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山西天然气公司销售分公司党支部委员张昱说。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山西天然气公司党委积极探索提升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方法、途径,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把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生产经营、抓好队伍建设、做好群众工作纳入党建考核范围,对由基本指标、约束指标和创新指标组成的考评指标体系进行动态完善,促进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协同共进。在公司党委的带领下,各级党组织聚焦改革和创新,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科研创新为支撑,市场创新为路径,重点推动“产业化重组、板块化经营、市场化推进、效益化发展”体制改革,通过不断探索“集中监屏”“数字化管道管理”和“燃气大数据分析”等平台应用,实现了管网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并按照“稳存量,拓增量”的原则,推动省内外市场开发、销售、服务模式创新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张昱介绍,销售分公司党支部着力提升党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并以积分制、学习比拼等形式营造争先氛围,点燃党员干事激情。“我们的员工分布在全省各地,党支部便以视频连线方式实现党建活动党员全覆盖、全参与,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力量。通过党员带头学带头悟带头做,大家摒弃旧观念旧模式,树立起效益优先的市场观念,强化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努力为终端用户创造更佳体验,最终使企业和用户达到共赢。”

秉持初心——

践行国企责任担当

宽敞笔直的通村柏油马路一眼望不到头,5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旱地变成了水浇地……忻州市代县上馆镇小烟旺村再不是旧模样。201612月,山西天然气公司党员郭欣冬成为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在村民的深情挽留中,连任两届。他和小烟旺村“两委”从党建入手,健全村级党务、村务监督制度体系。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党员会议和开展一次党员学习活动。组织安排村干部到原平、忻州、岢岚等地参观学习,增长见识,提升能力。不到半年的时间,小烟旺村村党组织和党员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显著增强。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山西天然气公司党委明确班子成员为各帮扶村“第一责任人”,派驻“第一书记”驻村开展一对一帮扶,确保华新燃气集团帮扶的15个贫困村如期摘帽。党政工团齐心协力,多措并举,助推永和县161381人、静乐县7462402人稳步脱贫。公司党委还通过“一县一策”助力帮扶县规划布局燃气产业,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山西天然气公司党委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优势,以创建“青字号”品牌工作为抓手,引导青年员工坚定理想信念、融入中心工作、履行社会责任,为企业和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去年年末,公司党工部干事董文锦光荣地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她多次主动和公司的志愿者们到太原市尖草坪区岗北小学开展帮扶活动。今年是山西天然气公司携手岗北小学开展帮扶活动的第五年。董文锦说:“在持续帮扶中,我更加深刻明白了共产党员的为民初心。我要将青春奉献给党和人民的燃气事业,奉献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王与泽表示,山西天然气公司党委将秉持为民初心,坚持推进党的建设与国企发展深度融合,不断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动力,以提高管网覆盖率和气化率为目标,更好地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为山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作出积极贡献。日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建设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政策工具。

在这一全国性的市场建立前,一些地方已展开试点、探索经验。同时,多地也在陆续制定具体目标、实施相关行动,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716日上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截至首日收盘,全国碳市场收盘价较开盘价上涨6.73%,当日累计成交量达410万吨,成交额超2亿元。

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首批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这意味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发电行业成全国碳市场首批启动的行业

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启动仪式以视频连线形式举行,在北京设主会场,在上海、湖北设分会场。全国碳市场的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由湖北省牵头建设、运行和维护,交易系统由上海市牵头建设、运行和维护,数据报送系统依托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建成。

全国碳市场启动初期,纳入2013年至2019年任一年排放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2000多家发电企业(含自备电厂)。对于2019年至2020年配额实行全部免费分配,后续按照稳步推进的原则,成熟一个行业纳入一个行业。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发电行业直接烧煤,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大,把发电行业作为首批启动行业,能够充分地发挥碳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作用,协同减污降碳。

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当日,中石油、中石化、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投、国家能源、申能集团、浙能集团、华润电力等企业参与了交易。

地方先行先试,为全国碳市场启动探路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的碳市场建设是从地方试点起步的,从201110月以来,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地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截至今年6月,试点省市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4亿元,重点排放单位履约率保持较高水平,市场覆盖范围内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保持双降。

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中,北京将发电、石化、水泥以及服务业等八大行业、800多家重点排放单位(包括企业和公共机构)纳入管理。主管部门免费发放重点排放单位的排放配额,经核查发现实际排放超过配额的,须从碳市场购买配额完成年度履约任务,反之可以出售多余配额获利。

北京探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碳交易法规和市场规则,按照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适度从紧核发排放配额,建立了公开透明的排放报告和核查体系,并借助碳市场平台、鼓励全社会参与碳减排。碳市场运用市场机制降低了社会碳减排综合成本,为北京超额完成“十三五”碳排放强度下降20.5%的规划目标任务、有效控制碳排放总量起到了推进器的作用。截至目前,北京碳配额累计成交量超4230万吨,成交额超17.8亿元,各类碳交易产品累计成交近6900万吨,成交额突破19.8亿元。

上海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以来,构建了制度明晰、监管有序、减排有效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体系,形成了公开透明、平稳高效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当前,上海正奋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交易中心和碳金融中心。

目前,上海试点碳市场包括三大交易品种,分别为上海碳配额现货、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和上海碳配额远期。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碳配额现货累计成交量4374万吨,累计成交额9.93亿元;CCER成交量占全国总成交量约41%

20144月,湖北试点碳市场正式开市交易。自全国碳市场建设启动以来,湖北省承担全国碳排放注册登记系统建设任务。

目前,系统主、副数据中心已经构成了同城主备系统架构,可以保证登记系统的不间断稳定运行。系统已具备了开立账户、注册登记、配额发放、交易结算、履约清缴等全业务流程功能。

“到今年630日,湖北碳市场配额现货共成交9881万吨,累计成交额21.90亿元。”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董事长曾庆祝说。

2015年,华能重庆珞璜发电有限公司纳入重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当时,有职工担心完不成减排任务,但该公司以减碳为目标改进考核方式,优化管理,当年就超额完成减排任务并卖出第一笔碳配额200多吨。随后,该公司完成全厂6台机组超低排放改造,还引进新设备、新工艺,开展节能改造。“碳交易给我们带来了一定压力,但也帮我们瘦身健体。”该公司总经理包英捷表示。

多地积极行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国碳市场对碳达峰、碳中和的作用和意义非常重要。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上,逐步将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的高排放行业,根据需要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实现全国碳市场的平稳有效运行和健康持续发展,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各地各部门正在明确相关目标,实施相关行动,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近日,记者在位于浙江杭州富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上看到,国网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刘鑫明正盯着大屏幕监测设备运行情况。据介绍,该项目自今年2月初正式投运以来,每天可处理生活垃圾2250吨,预计年发电2.24亿千瓦时。刘鑫明给记者算起一笔环保账:“按照年发电量换算,富阳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5.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9万吨。”

去年,浙江编制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和碳达峰总体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时期、达峰年的各项目标任务。目前,浙江已基本摸清全省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6个领域的碳排放底数,围绕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4个指标,进行了分年度、多情景下达峰目标测算。浙江今年计划完成1635家重点企业(能耗5000吨标煤以上)碳账户建设,到2025年将建成30个低碳示范县(市、区)、100个“零碳”示范乡镇(街道)、1000个“零碳”示范村(社区)。

今年6月,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张掖市光储氢热产业化示范项目开工。该项目全容量投产后,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5万吨/年,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8.7万吨/年,也相当于全省322万亩森林的碳汇量。这是甘肃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一个缩影。近期,甘肃印发《关于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链的意见》,紧扣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全力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

推进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山西也在开展行动:探索建立碳排放强度与总量“双控”机制;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探索与国家充分对接统计、监测和核查规则、配额分配方法等具体措施;开展近零碳排放、气候投融资等各类试点示范;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大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目前,湖北正在研究制定碳达峰方案,开展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产业;推进绿色建筑、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建设;深化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创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上海明确要在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比全国目标提前5年。目前,上海正在抓紧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现已将碳金融列入“十四五”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重要内容。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鹏表示,未来将重点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完善能源“双控”制度,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等政策,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工作,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编辑:关俊龙】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