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山西9月17日电(记者 杨文滢 文/王莹 梁晨霄)为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中国农业银行提出“深耕乡村市场 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持续强化乡村振兴服务能力。在总行战略部署下,农行山西省分行把深耕乡村作为金融服务“三农”工作开展的主要抓手,在山西的广袤大地上洒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种子。
大同市阳高县地处山西省的东北部,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2020年以来,为切实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农行阳高支行充分践行服务“三农”大行担当和使命,深耕乡村市场,出台了《阳高农行深耕乡村助力振兴工作方案》,按照全县12个乡镇的地理分布绘制“深耕乡村作战图”,采取“挂图作战”的工作模式,由支行行长带队,量化细化工作目标,上墙入人心,以“图”管任务,以“图”明责任,保质保量为“三农”工作服务。同时深耕当地多产业发展,根据不同产业发展需求和贷款主体实际情况丰富贷款产品,为当地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带来看得见的金融服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深耕乡村,助力振兴
山西晋兴禾蔬菜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阳高县龙泉镇南环城路北,主要以加工蔬菜制品、蔬菜干制品(热风干燥蔬菜、蔬菜粉及制品)为主要经营项目。今年6月初,正值阳高蔬菜大棚收获季,而作为农民主要收购方的晋兴禾蔬菜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却因资金流转困难无法进行收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阳高支行的工作人员积极对接客户,上门了解情况,最后以“普惠小微企业”和“惠农e贷”组合贷的方式为晋兴禾蔬菜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放贷137万元。“从我申请贷款到评估、审批,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贷款就下来了,而且审核过程中的登记费、评估费都是咱们农行承担的,考虑我的实际需求支行还给我提供了组合贷款的方式,及时解决了我资金周转的困难。”公司负责人郭伟说道。解决燃眉之急后,公司及时收购投产,收购数量从去年的6000吨增加至1万吨,共计覆盖农户数1000多户,行政村15个,解决了周边老百姓“买菜收益低,有产量没收益”的状况,解决了蔬菜销路问题,同时还带动更多的周边农户种植蔬菜,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我们的成品主要面向康师傅的下属企业,为他们提供成品的脱水蔬菜,下一步我们计划面向海外市场,做出口业务,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郭伟表示。在阳高支行及时发放贷款、盘活企业资金的帮助下,晋兴禾蔬菜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在今年依旧为当地蔬菜种植户起到了兜底作用,“每户收益从去年的2万元增加至3万元。”
2020年以来,阳高支行积极响应党中央、上级行决策部署,提升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根据当地群众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性地为阳高县日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发放了全省第一笔“农机贷”。2021年春季,正逢春耕的喜悦时节,但日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却面临难题,合作社现有的农机规模难以满足周边村民春耕的需求,扩大规模又缺乏流动资金。为此,阳高支行的工作人员再次为合作社登记审批,以最快的速度为合作社发放4笔共计77万元贷款,用于合作社购买农机。“购买农机后,作业面积能力由过去的1万亩增加至今年的2万多亩,作业效率提高了一倍。”合作社负责人李志杰喜笑颜开。“这批农机的投入及时缓解了春耕备耕难的问题,马上这些农机就要开始投入到秋收工作中了,为周边农户的耕种带来极大便利。”
阳高县日丰农机专业合作社
为确保在致富路上没有人掉队,2021年阳高支行积极响应市分行号召,实施“整村推进”农户贷款模式,建立“信用村”,极大地提高了贷款效率,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位于狮子屯乡的后营村在2021年年初被大同市农行评为“信用村”,在阳高支行服务队的积极对接下,整村共计授信960万,建档立卡57户,养殖大户的数量得到了提升,滴灌工具的使用使亩产增加,带来农民增收。
在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同时,阳高支行主动地担当起服务“三农”的大行使命,为了推动农村集体“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2019年12月,阳高县农村集体“三资”平台成功上线,成为全省首家上线支行,提升和强化了农行服务“三农”的能力。与此同时,为了缓解农村居民“金融交易难”的问题,阳高支行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使用移动终端为农户开展办卡、手机银行、电子社保卡等金融服务,加速推进“金穗惠农通”工程,搭建新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打通了乡村金融需求的最后一公里。据了解,仅一季度惠农通服务点交易量高达10548笔,金额940万元。
截至8月底,阳高支行“惠农e贷”向农户总授信1.3亿元,累计发放7421.15万元,余额6306万元,获得授信农户2700余户,惠及全县12个乡镇,125个行政村。服务“三农”无穷期,在“深耕乡村,助力振兴”的作战图中,阳高支行工作人员把脚印留在了千千万万户农民家里,以更高站位和更好服务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中体现新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