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6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COP15,靠谱!

2021-10-13 11:22:08 来源:新华社

20211013_111519_057

102日在昆明市海埂会堂前拍摄的立体花坛。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此刻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正在云南昆明举行

全球代表共襄盛举

正在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展开讨论

20211013_111519_058

102日,人们在昆明市海埂会堂前游玩。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COP15,靠谱!

盛会顺应世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期待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

10年,要制定未来10年的

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20211013_111519_059

↑日出时分,黑颈鹤在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飞翔(2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2010

COP10制定了20112020

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但到2020

生物多样性

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

而造成其减少的各种压力在加剧

万物在呼救

人类要回答

20211013_111519_060

↑水鸟游过清晨薄雾中的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滇源街道甸尾村水杉湿地(资料照片)。 新华社记者 秦晴 摄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

昆明大会

“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

推动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设定目标、明确路径

被世界寄予厚望!

20211013_111519_061

10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昆明开幕。这是开幕式上的云南民族特色演出。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COP15,靠谱!

中国理念,中国方案

给人启发,提供借鉴

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

古老智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

科学论断

从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到描绘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中国的生态文明思想

带给世界诸多智慧启迪

20211013_111519_062

↑水鸟在昆明宝丰半岛湿地嬉戏(9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理念在发展创新

方法也切实可行

我国通过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严厉打击非法贸易等多种举措

不断加强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保护和修复

在已有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基础上

我国创新生态空间保护模式

创造性提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12日举行的领导人峰会

中国又提出了新举措、新主张

……

COP15,靠谱!

中国成就,中国经验

传递信心,给人鼓舞

还记得小时候那篇课文

《朱鹮飞回来了》

里面那句“踏破铁鞋、千辛万苦的寻觅终于有了结果”吗?

20211013_111519_063

↑在陕西省洋县龙亭镇梁河村一处密林里,一只成鸟朱鹮为幼仔喂食(521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还记得几十年如一日

牺牲生命也要保护好丹顶鹤的

娟子一家人吗?

20211013_111519_064

↑两只丹顶鹤在水草间栖息。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还记得前不久

迂回行进1000多公里

被网友每天关心的亚洲象吗?

20211013_111519_065

813日在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境内拍摄的象群(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何有刚 摄)

一代代中国人接力奋斗

用决心和奉献造就了奇迹

前不久发布的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提到

中国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

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

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

65%的高等植物群落

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得到有效保护

20211013_111519_066

↑这是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资料照片)。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当下的中国

天更蓝、水更清、山川更美

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20211013_111519_067

↑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漓江景色(2017102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金秋时节

四海宾客汇聚而来

共商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共议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昆明盛会

靠谱!

 


【编辑:关俊龙】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