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10月22日电(焦文锦)10月22日,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新闻通气会在山西太原召开,省林草局长袁同锁、副局长黄守孝等同志就全省最新森林覆盖率及“十三五”期间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主要情况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
山西在历史上就曾是一个森林茂密、湖泊广布、风调雨顺的好地方。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破坏,到1949年,全省仅残存森林面积551万亩,森林覆盖率2.4%。新中国成立后,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持之以恒改善生态,取得历史性成就,逐步改变了人们过去对三晋大地“黄色、灰色、黑色”的生态印象,绿色逐步成为了美丽山西的底色。
“2020年全省森林资源年度清查最新结果显示,全省森林面积已达5542.9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57%,如期实现了‘十三五’规划森林覆盖率23.5%以上的约束性指标。”省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守孝介绍道。这是多年来山西为打造绿色名片付出巨大努力取得的初步成效,也是今后建设美丽山西、绿色山西的新起点。
二级巡视员李振龙谈及“十三五”期间山西省国土绿化工作的有关情况时提及了一组数字:“我省规划“十三五”实施营造林2000万亩,完成2300多万亩,义务植树2.5亿株,绿化村庄2500个,建成‘全国生态文化村’22个、‘国家森林乡村’255个。”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山西多年来为建设美丽山西付出的巨大努力。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我省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首先,严格执行森林资源管理制度。我省严格执行国家林草局《占用征收林地定额管理办法》,严格控制林地转为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国家重点基础建设项目使用林地需求。2016年4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省“十三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的通知》,将国务院批复的全省140.7万立方米年森林采伐限额分解到11个市、9个省直林局及非林业系统共381个编限单位。“十三五”期间,我省累计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85511份,使用森林采伐限额172.5841万立方米,森林采伐限额使用率24.53%。
其次,不断加大森林资源监督力度。2018年以来,国家林草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全覆盖、无死角的森林督查,应用遥感技术等科学手段,及时、准确发现违法违规破坏森林资源问题,有效实现由“被动式发现、运动式查处”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的转变,解决治标不治本的问题,对违法违规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2020年12月省林草局将林地卫片执法纳入全省卫片执法防灾减灾信息系统,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林地卫片执法。目前,我省林地卫片执法实行“123+7”工作机制,要求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在每月疑似图斑下发后,1天内完成图斑认领,2天内完成图斑实地核实,3天内制止违法违规行为,特殊情况最长不超过7天。
再有,着力完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面对原有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无法满足森林覆盖率年度出数、到市到县的困境,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系统抽样+遥感判读+参考判读+现地核实”的年度清查技术,创建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森林资源年度监测体系,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抓手,客观准确反映全省林业生态建设成效。
除此之外,“十三五”期间,全省林业和草原科技工作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山西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聚焦“一个战场打赢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围绕“绿化、彩化、财化”同步发展的推进思路,全面增强科技工作在生态治理与富民增收的渗透力,融入全过程,把握新要求,聚焦服务基层,推进林草科技,发挥了支撑作用,在全省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彰显了威力。会议还针对林草防火工作情况、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情况、野生动植物保护情况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