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12月19日电(记者 武艳永 文/蔺福平)一股山泉从闻名遐迩的天龙山景区柳子沟里流过,淅淅沥沥地流淌着,夏天汇成一条小溪,有的地方完全渗入地下,又从崖缝中洇出,顺着缝隙滴下去,形成一片片潮润而黑亮的崖壁,到了冬天,形成了各种冰挂,就会呈现出姿态万千的冰瀑。天龙山柳子沟一年四季平均温度比市区低5—7摄氏度。夏秋两季山中流淌着溪流和瀑布,深冬和初春时间,雪水和溪流汇聚起来,到低于零摄氏度的地表后与岩石冻结,形成了晶莹剔透、洁白壮丽的冰瀑、冰挂,蔚为壮观。
进入景区小小的溪流结成一条宽阔的冰河,占据了整个沟底,墙上地下形成一个魔幻的冰世界。壮观美丽的冰瀑,一个个巨大的冰柱由上向下垂直落下,像挂在山壁上的绝妙图画,鬼斧神工,美轮美奂,令人叫绝!仿佛进入一个冰雕玉砌的世界,放眼望去,沟内清幽绝俗,两岸悬崖壁立,碧空如洗,阳光穿过茂密的森林,反射出耀眼斑驳的光影,伴着苍松翠柏,银色冰雪,地净尘绝,美不胜收。侧耳去听,鸟鸣啾啾,不时还会听到冰面之下山泉水潺潺流动,让人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一场冰的洗礼,泉的涤荡。
景幽深处,小冰笋、冰凌、冰花、冰瀑星罗棋布,形态各异;静静的冰河蜿蜒流长,贯穿整个景区,在两岸绝壁和松柏的交辉掩映下,犹如一条银色巨龙盘绕在山谷之中。柳跖沟尽头,冰瀑从山顶倾泻而下,将瀑布流水的形态凝结、定格在十几米高的山体上,如万箭待发,气势如虹,震撼人心,蔚为壮观。
天龙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美绝伦的石窟艺术
天龙山山势险峻,奇峰兀立,沟壑深邃,山路回转,松柏相拥,葱郁苍翠,有蟠龙松、凤凰松、松抱柏、石上柏、参天松等珍稀古树,风景十分秀丽,气候凉爽宜人。其人文景观,除天龙寺和天龙山石窟外,还有漫山阁、白龙洞、龙潭灵泽、高欢避暑宫、关帝庙、观音塔等。据明嘉靖《太原县志》记载:“此山松柏青翠,林木葱茂,既有天然之生成,复有人工之修饰。胜境之佳,在环省诸山中实属罕见。”早在明代就有“天龙八景”之美称,即:崇山环翠,佛阁停云,高欢暑宫,龙潭灵泽,虬柏蟠空,鼎峰独峙,柳跖旗石,石洞栈道。
经过近1500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天龙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璀璨的人文景观,现存有石窟、古建、墓塔、雕塑、壁画、碑刻等历史遗存100余处,是太原地区保存东魏、北齐、隋唐时期地上文化遗存最丰富、最完整的区域之一,是反映晋阳文化和东魏霸府、北齐别都弥足珍贵的重要实物载体。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龙山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尤以石窟艺术著称。这些瑰丽的石窟,传递着自然的力量,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为我们呈现出一部石窟演变史、佛教艺术史和古代城市发展史。景区主要由东、西峰石窟区,寺庙区,观音塔区,千佛洞区,柳跖沟以及南山的香炉峰区域构成。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秀美的自然风光交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