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历史经验是我们党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长期摸索中积累形成的,是帮助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戒毒工作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今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在回顾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奋斗经验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用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一、提高政治站位,牢记戒毒工作的初心使命
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戒毒场所作为司法行政机关,其第一职责就是减少毒品对社会的危害,满足人民群众对和谐无毒健康社会的期盼和需求。因此,提升戒毒机关毒品治理效能是首要任务,一方面要不断加大禁毒戒毒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提高人民群众拒毒防毒的意识和能力,减少吸毒人群;另一方面要把戒毒人员改造好、戒治好,让他们认识到吸毒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严重危害,认识到戒毒的重要性,主动从毒品魔爪中走出来,回归正常生活,把一个个吸毒者教育转化成健康守法公民。通过双管齐下,最大程度降低毒品危害、化解不稳定因素,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这是我们做好戒毒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站在这个高度对待我们的工作,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我们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二、践行群众路线,用人民是否满意检验成效
在基层工作中,如何践行群众路线呢?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人民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高不高兴的角度看待我们的工作成效。比如,人民群众痛恨司法腐败,我们就要全面从严治党治警,始终保持“严”的主基调,深化戒毒执法顽瘴痼疾整治,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制度,持续加大执法不规范、不文明、不廉洁等突出问题整治,打造清正廉洁的司法机关。人民群众希望社会更加公平公正,我们就要顺应人民期盼,恪守执法公正的基本职业操守,不断提高戒毒民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将依法履职,文明执法的要求贯穿到戒毒管理执法工作各个方面,确保戒毒执法始终在法治轨道内规范运行。同时,要加大执法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大力推进“阳光警务”,通过所长接待日、场所开放日、问卷调查、工作热线等方式与社会各界及戒毒人员家属密切互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用主动监督倒逼戒毒场所文明执法的水平不断提升,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让戒毒人员及其家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三、勇于担责尽责,坚决守住场所安全底线
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更是每一位党员民警职工的首要责任。因此,要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要论述,紧紧对标厅局党委二十大安保工作部署要求,不折不扣抓好落实,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落细落小每一项安保维稳举措,坚决打好安保战,全力护航二十大。
一是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防止戒毒队伍被错误思潮侵蚀。加强民警职工网络安全教育,防止“指尖”发生失泄密事件。加强戒毒工作对外宣传审核,防止引发网络舆情和负面炒作。加强信访矛盾化解,最大程度把问题发现在早、化解在小,绝不能任由矛盾发酵失控。
二是牢牢把戒治安全抓在手上,压实安全工作责任,所领导、中层干部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更加自觉主动地履行好防范化解风险的职责,经常开展督导检查,及时发现漏洞、补齐短板,要研究解决好事关体制、机制性的安全问题,提升安全工作效能。职能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抓安全的首要手段,建立问题隐患立查立改、边查边改,边改边查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和“日检查、周通报、月总结”的问题反馈制度,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让场所安全基础得到夯实。对于一线民警职工来说,要时刻绷紧安全弦,牢记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安全制度,主动防范化解管理风险,落实好直接管理要求。
三是加强生产安全管理,常态化开展生产安全全员教育培训,切实把安全生产全员责任制落到实处,实现生产安全事事有人抓、有人管。高度重视消防安全,要加强安全用电巡查,严禁电线私搭乱接,严禁用电设施“带病运行”,防止发生用电安全事故。加强生产现场管理和安全检查,深入开展用电用气、生产机械设备、危化品管理专项整治,杜绝“三违”操作,绝不能为了效益牺牲安全。
四是守牢疫情防控阵地,我们要做好疫情防控打持久战的准备,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 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严格落实“人、物、环境”同防要求,落细落实每一项疫情防控措施。要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网格化管理制度。健全多点触发预警机制,完善民警职工健康管理档案,确保人员精准管控。严把物品入所关,落实“五级查验”共防要求,每一批入所物资都做到静置、消毒、采样,确保无接触交接,构建起环环相扣、多级管理、全链条闭环工作机制,将病毒封堵在大门之外。
四、聚焦中心工作,不断提升戒毒工作质效
履行好工作效能,减少毒品危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戒毒机关的首要职责。为此,戒毒场所要围绕教育戒治中心任务,不断在科学化、专业化方面持续发力,在禁毒宣传、教育矫正、心理矫治、职业培训、社会化延伸等领域出实招、下功夫、求实效,教育戒治提质增效,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贡献力量。
一是持续扩大禁毒戒毒宣传覆盖面。树立大戒毒工作理念,采取“走出去”宣讲,如“进社区、进学校、进街道、进企业”开展禁毒戒毒宣传和警示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对毒品危害的认识,提高群众防范毒品的意识和能力,减少吸毒人群,降低毒品危害,激发群众共建无毒社会的内生动力,打赢禁毒人民战争。
二是不断提升教育矫正实效性。能不能让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戒断毒瘾是检验一个戒毒机关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为此,要以教育戒治为中心,持续在教育上下功夫、在戒治上求实效。树立“开门搞戒毒”的理念,所内所外形成教育合力,采取“请进来”以案说法、现身帮教、亲情感化等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让戒毒人员从思想内心受触动,真正认清毒品危害。用好法律、道德、传统文化等教育载体,引入更多鲜活内容,打造精品课程、精品案例,切实帮助戒毒人员强化“毒能不能戒”“毒怎么戒”的认知,找到“我该怎么办”的答案。同时,要与时俱进,加大戒毒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三是坚定戒毒人员戒毒意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内因决定外因。因人施策,加大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加强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评估、心理渴求度评估、心理调适与拒毒能力评估,依托虚拟现实毒瘾评估矫治技术开展戒毒人员拒毒意志力训练,摸索意志力提高的方法,帮助戒毒人员找到摆脱“心瘾”的方法。
四是提升戒毒人员社会适应能力。戒毒人员出所后不适应环境、不被社会家庭接纳是导致其复吸的首要原因。因此,在回归指导期要重点培养戒毒人员适应环境的能力。健全戒毒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开展美发、厨师、园艺、缝纫等专业培训,帮助戒毒人员掌握一技之长,打造“人员培训、资格认证、就业推荐”工作链条。推荐戒毒人员异地就业,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指明方向。
五是加强解戒人员照管帮扶。常言到,一朝吸毒、终生戒毒。戒除毒瘾是需要戒毒者本人长期坚持、社会戒毒机构连续管控的过程。要延伸戒毒工作职能,建立所外人员跟踪管控机制,与公安禁毒部门签订“出所必接”工作协议,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实现出所无缝衔接。要依托社会戒毒康复指导站,对解戒人员进行跟踪帮扶,帮助解戒人员顺利度过危险期。要完善建立戒毒人员康复就业实践基地,打造解戒人员回归社会的缓冲区,进一步巩固所内戒毒成果,降低复吸率。
禁毒戒毒工作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锚定奋斗目标,增强历史自信,用戒毒民警的坚守、奉献和担当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新店戒毒所党委书记、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