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人民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持续提高。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变化等,也给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健康领域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有待增强,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解决关系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大健康领域进入全新的“数字化健康管理”时代。数字健康管理将进入社会及千万家庭,提升我国的健康医疗卫生水平。
山西省作为中部地区省份,与东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医疗水平和居民意识等多方面存在差距。为了全力提高各地区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开展县区乡镇健康促进行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迫在眉睫。
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积极推动健康知识普及和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完善全民健康教育体系,建立全民健康教育制度,加强健康教育科普。利用世界无烟日等卫生健康主题日开展控烟宣传,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康人才培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
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开展全民健身行动。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推动“健康中国山西行动”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体育社团组织网络向基层和不同人群覆盖延伸,实施特殊人群体质健康干预,增加基础健身器材安装数量。
预防控制重大疾病。一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行动。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规划指导与调控引导,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完善镇村医疗机构管理,全面实施卫生人才强基工程。二是癌症、慢性病等的防治行动。向公众普及癌症、慢性病预防知识,对高危人群和患者开展生活方式指导。强化癌症患者康复管理,提高慢性病的早诊早治率和规范管理率。三是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引导居民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宣传疫苗对预防疾病的重要作用。建立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格化基层监测体系,持续推进省优专家走进乡村,实现乡镇监测哨点全覆盖,形成城乡健康一体化。
保护重点人群健康。一是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健全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妇女健康保障行动计划和儿童健康保障行动计划。二是学生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把学生健康纳入全民健康工作体系,健全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三是职业健康保护行动。依法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利,倡导健康工作方式,宣传职业健康知识,指导用人单位做好员工健康管理。四是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加强老年病医院等老年健康服务机构建设,推进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构建老年康养服务和社区养老体系。
健全全民医疗保障。全面建成覆盖全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完善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未来,山西将继续深化“健康中国·山西行动”,深入开展健康普及、健康促进工作,切实提高全省居民的健康水平和健康理念,形成制度引导、机构完善、企业自觉、群众自主的健康环境,为人才强省提供健康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