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1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山西:保护、传承、弘扬新时代黄河文化

2022-09-08 18:02:54 来源:记者观察网

记者观察网山西98日电(记者 杨文滢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推动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山西将如何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今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曙光针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详尽回答

2021年10月,山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把山西建设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使山西在落实国家使命和国家战略中的责任担当进一步彰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作用进一步提升。

赵曙光介绍,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不仅是党和国家赋予山西的重大任务,更是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省将从保护、传承、弘扬三个层面着力,讲好新时代山西黄河故事,建设世界级黄河文化旅游目的地。

保护层面:

一方面,有序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重点加大濒危文物、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创建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实施黄河流域重大考古工程,持续推进“文明守望”工程,有序推进文物数字化保护,提升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水平。

另一方面,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健全和完善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优先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濒危项目信息资源库。持续推进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戏曲、曲艺、传统手工艺传承发展工程。推动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优质建设,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

传承层面:

一是加强黄河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实施全省博物馆改造、提升、新建工程,完善市县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场所。鼓励建设山西非遗文创基地,推动建立晋商“万里茶道”体验基地、黄河红色文化研学教育基地、黄河传统村落民居保护研学基地、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黄河特色民俗体验基地。

二是打造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文化旅游示范带。全面融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晋陕黄河大峡谷地质公园、永和黄河蛇曲地质公园、蒲州故城大遗址公园、陶寺国家考古大遗址公园等项目为主体依托,打造一批黄河(山西段)中华文化标志体系。依托优质文旅资源,培育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精品线路、黄河黄土地质旅游线路、中华文明旅游线路、太原—长治—晋城上党古文化旅游线路、“走向胜利”抗战线路等一批黄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打造黄河流域精品文化旅游示范带。

三是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推进重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主题文化公园等城市文旅功能区建设,打造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推进创意街区、网红景点、文化小镇等建设,打造太原动漫文化产业园、晋商文化(乔家大院)特色园区、中医药健康文化产业园等一批产业园区。积极发展自驾游、黄河水上游、低空游、文创演艺游、康养体育游、研学游、冰雪旅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强化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做强“黄河人家”,建设一批黄河文化康养小镇,打响“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

四是强化创新驱动和科技赋能。建设线上VR智慧文旅运营服务平台,实施“网上博物馆”“网上图书馆”“网上古建馆”计划,实施“互联网+科技+非遗”工程,推动“博物馆+5G”“景区+5G”“主题公园+5G”建设,加快文旅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

弘扬层面:

一是繁荣文艺精品创作。实施精品文艺创作工程,聚焦黄河文化重大主题、重要题材,创作一批、储备一批、推出一批,具有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讲好山西“黄河故事”的文艺精品。

二是强化黄河品牌宣传。大力实施主流媒体营销、新媒体营销、OTA平台营销、创意体验营销、山西文旅海外推广等五大行动,构建全省文旅一体化营销宣传机制。提升大河文明旅游论坛、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影响力,办好山西艺术节、关公文化旅游节、尧都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活动,培育“中华母亲河”文化旅游品牌形象。

三是推动山西黄河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深化与沿黄省区的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实施“好邻居多走动”晋陕豫蒙四省联动计划,在晋陕联手成功创建壶口瀑布5A景区基础上,联合陕西省推动乾坤湾同步共创5A级景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国际友好省州和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驻外办事处、境内外航空公司及知名旅游企业等合作,通过线上促销,拓展境外客源市场,提升黄河文化国际影响力。

【编辑:】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