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1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山西省卫健委:十年间我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2-09-14 15:53:51 来源:记者观察网

记者观察网山西9月14日电(记者 杨文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近些年,山西在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方面有哪些进展与成效?今日,在“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省疾控中心主任冯立忠针对这一问题作了详尽回答。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手抓重大疾病防控,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成就。

一、传染病防治取得明显成效。十年来,全省法定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全省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数、发病率、死亡数较2012年分别下降36.5%、34.6%和17.5%。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布病发病水平呈下降趋势,保持人间鼠疫零发生。一是扎实开展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10年累计完成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7799万余剂次,免疫规划疫苗各剂次报告接种率均保持在91%以上。连续28年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传播;连续35年无白喉病例;麻疹、百日咳、乙脑、流脑等发病人数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抽样调查显示,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零携带。二是实现结核病“三位一体”综合防治服务模式县域全覆盖。结核病得到有效遏制,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12年62.05/10万下降至31.2/10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3/10万),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三是艾滋病持续保持在低流行状态。发病连续多年在国家排名第23位。社会各类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逐年提高。全人群检测率由2012年5.4%提高到15.6%;治疗比例由2012年56.9%提高到92.68%。  

二、慢性病防治取得显著进展。2021年全省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由2015年289.43/10万下降到219.9/10万;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为43.5%;全省70岁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由2015年7.14/10万下降到3.86/10万,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由2015年16.02%下降到11.8%。已建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14个,省级示范区29个。“三减三健”等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现县级全覆盖,10年累计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3702个,培养社会体育和健康生活方式“双资质”指导员1200余名。连续7年开展了全省“万步有约”职业人群健走激励大赛,累计参赛职业人群8.37万人次。全人群死因监测和肿瘤随访登记实现县级全覆盖。10年累计监测慢性病重点人群79.42万人,筛查癌症、脑卒中、心血管病、慢阻肺高危人群115万余人,随访干预63万余人。全省累计管理高血压患者335.04万人、糖尿病患者94.86万人。为167.84万名儿童开展了口腔健康检查,为51.08万名儿童实施免费牙齿窝沟封闭,为12.23万名儿童进行局部用氟,口腔卫生健康宣教人群覆盖超568.94万人。

三、地方病防治得到有效巩固。我省人群碘营养总体保持在适宜水平,无新发克汀病。通过实施改水工程、落实改炉改灶及推广清洁能源使用等措施,儿童氟斑牙检出率由21.14%降为8.7%;无新发砷中毒患者;无新发大骨节病及克山病;2018年至2020年,圆满完成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碘缺乏病、饮水型砷中毒、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均以县为单位达到国家消除标准。

四、精神卫生防治得到进一步加强。十年来,我省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由2012年32家增加到214家。精神卫生专业执业(助理)医师数量由每10万人口1.72名增加到3.41名,优于国家(3.3名)要求。严重精神障碍报告患病率由2014年2.61‰提高到4.64‰,服药率由2014年46.31%提高到82.26%。近年来,在太原、临汾、运城市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积极探索适合我省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编辑:】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