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9月15日电(记者 杨文滢)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与百姓切身利益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取得了哪些成效?“十四五”期间房地产发展方向是什么?今日,在“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住建厅副厅长卫再学就上述问题作了详尽回答。
据悉,我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不断健全房地产长效机制,夯实城市主体责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成立山西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稳定房地产市场领导小组,加强省级层面的集中领导和统筹协调。
二是建立房地产市场监测预警机制,每月对房地产市场运行监测分析,每季度向各市政府印发工作通报,每年度开展城市主体责任制落实专项督查。
三是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发挥房地产业对改善民生和稳定经济的双重作用,推动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高质量发展。
四是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全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城市主体责任制落实的通知》,建立因城施策做好房地产调控工作推进机制,指导各市制定实施“一城一策”方案,从实际出发持续完善房地产政策,推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实现。
十年来,山西省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明显。2012—2021年,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14790亿元,年均投资1479亿元,年均增长率7.5%;累计新开工商品房面积41483万平方米,年均开工面积4148万平方米,年均增长率0.6%;累计竣工商品房面积15957万平方米,年均竣工面积1596万平方米,年均增长率4.8%;累计销售商品房面积21403万平方米,年均销售面积2140万平方米,年均增长率8.8%。至2021年底,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2012年末的11.4%提高至2021年末的24.5%,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由2012年末的2.49%提高至2021年末的5.45%,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12年末的30.64平方米增加至2021年末的约35平方米。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健全政策协同、调控联动、监测预警、评价考核、舆情引导、市场监管等房地产长效机制,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灵活运用土地、金融、财税等工具,支持发展普通商品住房,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防范化解房地产重大风险,努力使地价、房价、房租水平保持在合理区间,切实推动全省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的居住服务。